子痫案

子痫案

陈某,25岁,农民。1968年8月9日初诊。

患者妊娠8个月余,发热2日,体温38.8℃。今突发四肢抽搐约l小时,请家本先生出诊。现症见:神志不清,面目红赤,烦躁不安,便秘,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此乃热极生风之子痫;证同温病邪热内炽,引动肝风证之病机。治以清热凉肝、息风止痉、安胎保产法,选羚羊钩藤汤加减。

处方:羚羊角1g(先煎),钩藤30g(后下),白菊花10g,桑叶10g,生地黄15g,竹茹10g,白芍30g,甘草3g,酒大黄5g。2剂,鲜荷叶煮水煎药,昼夜频频服。当服药2小时左右时,排出臭便甚多,热退,抽搐止,神志清醒,情绪安定。

二诊:次日。患者热退身凉,疲乏,纳差,舌红,脉细数。以滋阴凉血、清热安胎为法,拟保阴煎加减,调治半月余。

随访:当年9月顺产一男婴,母子健康,其子现已业医。

按:子痫为妊娠危急重症。本例内热上扰心神,故神志昏迷不清,烦躁不安,热极肝风内动,风火相扇,故筋脉挛急、四肢抽搐,发生子痫。此病机属温病热极生风之证,故急投清心凉肝、息风止痉剂。方中羚羊角、钩藤、白菊花、桑叶凉肝清热,息风止痉;生地黄、竹茹养阴清心;白芍、甘草缓急止痉;家本先生根据《黄帝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训,大胆用酒大黄釜底抽薪,泄热除邪;荷叶清热安胎。全方共奏清心安神、平肝息风、止痉安胎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