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屡起沉疴

五、安全用药,屡起沉疴

郑先生认为,要做到安全用药,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辨证要准确,用药要符合病情需要;不能滥用补药,也不能滥用泻药;必须要有是证,用是药。宗其先祖郑钦安《医法圆通》“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之训诫,先生临证时常告诫我们不能滥用补、泻药物。

2.急重证用药量可大;慢性病、儿童、老人用药应根据体质禀赋,酌情减量。吴又可《温疫论》说:“凡年高之人,最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设用参术,十不抵一。盖老年荣卫枯涩,几微之元气易耗而难复也。”

3.识证用方,同一味中药在不同的方剂中,君臣佐使的配伍不同,用药剂量应不同。比如柴胡在柴胡汤中用量宜大,用15g,达和解退热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用量宜小,用5g,达升举阳气作用;在逍遥散中宜中等用量,用10g,达疏肝解郁作用。先生认为:不同的用药剂量,可达不同的量效关系。正确的用量,既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中药资源,避免中药资源的浪费。

4.有毒药物的使用,应从最小有效量开始使用。如川草乌、附片、细辛等,如果小剂量即能取效,就不用大剂量,不能逞一时之勇,用孟浪之剂,以免过度克伐人体正气,出现毒副作用,产生药物性损伤,严重的甚至出现医疗事故。

5.凡急重证用药,必详审病机,胆大心细,琴心剑胆,用大剂遏制病势,控制病情,中病即止。如先生用大黄30g,急救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伴高血压危象的成功案例(详见本书《大黄救人 屡见奇功》一文);又如用仙鹤草60g,治疗崩漏日久,出血量多,取效甚捷。

郑先生临证经验颇丰,疗效甚佳,药简而力宏,攻克顽疾,屡起沉疴。余才疏学浅,拾郑先生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沧海一粟,愿以传承中医之魂而献出。

——本文作者尧传翔系北京同仁堂医馆副主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