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式上的特点
2025年11月27日
(二)学习方式上的特点
浙美版美术教科书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编写时,一是明确学习目标。结合每一课实际教学内容,在课题旁写明本课主要学习目标,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明确的方向,使得本套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并真正实现教学互动。二是以问题为纽带。运用现代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设计,即一开始学习就让学生围绕着问题积极思考或注意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情境,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研究,以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例如三年级上册的《纸拎袋》一课,一开始就提出“你见过的纸拎袋有哪些用途?它们各自的样式是怎样的?”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继而又提出“上面都有哪些好看的装饰?这些纸拎袋的设计巧妙在哪里?”等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以达到活跃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三是注重感受和实践。根据美术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多感受、多实践。小栏目“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说一说”,就是让学生通过动眼、动脑、动手,观察、思考、实践,三者相结合。四是学习建议分层次。为了增强教科书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设计了分层次的学习建议。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学习建议中的某个层次或全部的要求。如三年级上册第16课《迎春祈福》一课的学习建议就分“折剪一个福字”以及“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的福字”两个层次,前面的要求低一些,后面的要求高些,教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