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妇联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程扉菲[1]

【摘 要】 妇联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随着形势的变化,其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十八大报告又提出“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为妇联组织参与应急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机遇。在当前构建新型应急管理格局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关注民生、反映诉求、加强协调、化解矛盾、提供服务,让妇女儿童更平等、更便捷、更顺畅地共享社会公共产品,是妇联组织必须长期思考并探索实践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妇联组织的职能与应急管理机制、J省X市妇联组织协助化解突发事件的案例分析及提升妇联组织应急管理作用的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妇联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必然性和妇联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四大优势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决策保障机制、明确职能定位、强化自我完善机制和完善社会化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妇联更好地发挥应急管理作用,为促进社会安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妇联 应急管理 作用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规划及管理手段,建立所需的应对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并健康发展的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应急管理,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样也事关妇女儿童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妇联组织新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近些年来,地震、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危险品事故、流行疾病、重特大交通事故、群体性事件类等社会危机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存在着众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整个基本面。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进一步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提供迅速及时、卓有成效的紧急救助活动,提高应对危机事件快速反应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不利影响,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稳定大局具有重大意义。依据多中心治理理论,应急管理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为妇联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大有作为,也应该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