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母亲教育,是增强当代年轻女性母亲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2025年09月26日
(二)高校开展母亲教育,是增强当代年轻女性母亲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百余年来中国母亲教育滑落的严重后果,是越来越多女性模糊甚至忽视母亲角色和责任。近代以来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女性参加社会工作、获取社会价值,已经成为当前普遍的共识。但女性业已承担的包含照顾、教育子女在内的家庭责任,并未得到相应的社会价值认可。于是在难以有效兼顾事业与家庭时,女性往往选择事业——忽略对子女亲力亲为的教育。可以说,许多身为母亲的女性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教育者的身份,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子女中的独特作用。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同样与女性对母亲角色和责任认同感普遍较低有密切关系。
近年来在校女大学生比例迅速上升。特别是在师范类、医药类等院校中,女大学生更是占据了绝对多数。某种程度而言,女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国民素质的决定者。当人们逐渐意识到儿童、青少年问题多源于家庭教育时,对母亲的教育要求便会成为需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家庭是孩子的母育学校,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终身的教师,母亲教育修养的重要性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的。”[7]因此,为大学生尤其女大学生开设母亲教育相关课程与培训,通过对女大学生——潜在母亲这一未来家庭教育重要执行者的有意识培养,提高其日后作为母亲的教育素养,无疑是增强当代年轻女性母亲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