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居民自身的能动作用

(三)乡村居民自身的能动作用

陇南柏树梁村人陶二辉开辟的新兴养老模式尤其值得借鉴。鉴于夏季城市由于热岛效应,温度比农村高出许多的状况,陶二辉建一老乐园,请城里退休后赋闲在家、有文化文艺专长的留守老人来村居住,暑假教授孩子们读书、下棋、唱歌等。

据此,课题组认为,针对长期以来一孩政策出现的城市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现象,利用乡村环境特征,将城市留守老人引入乡村,与乡村留守儿童课余活动相结合,不仅城市留守老人老有所依,乡村留守儿童也少有所教。这样互相联动的机制需要城乡通力合作,形成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互助模式之一。城市居民参与到乡村新文化建设中,为培养新农民添砖加瓦。

虽然在学理上本研究没有提供太多依据,很大程度上只是出自草根式的观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基层学者在城乡社会基本层面对人们基本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这种朴素的解决方案源于作为教师的课题组成员对少年儿童教育事业及其个体的深切关爱。

立足于服务乡村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乡村儿童建立更宽广社会视野和人文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读书行为本身,是本课题的基本准则和目的。毕竟,就生存机遇来看,城乡差别巨大。对于熟悉乡野环境的农村孩子来说,如果通过阅读,又同时具备了通向城市生活或其他更多元世界的思考能力,有一定的社会联系和想象,而不是一个人的孤岛,乡村儿童必将获得不同的经验和眼界。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年鉴2011—201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1]李丽华,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西省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