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教育上

(一)在学校教育上

由于学校是实施性别平等的最佳场所,各级学生最具可塑性,建议省教育厅可先在各级学校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推广以下工作:

1.确定目标

(1)总目标。对大中小学生明确要求:“学习双性化(刚柔并济)的性别角色,并应用于家庭、学校与职场。”(2)“课程目标”。①了解性别角色发展的多样化与差异性;②了解自己的成长与生涯规划,可以突破两性的社会期待与限制;③消除性别歧视与偏见,尊重社会多元化现象;④主动寻求社会资源及支持系统,建立两性平权之社会;⑤建构两性和谐、尊重、平等的互动模式等。(3)设定课时。每学期是否像台湾用4课时,可根据试点的经验来增减。

2.培训师资

(1)先组织省内外相关专家编写教材。(2)培训老师“因性施教”,如对儿童:①通过对各类游戏玩具及扮演角色等不同的指导和安排;或通过指导阅读文学作品或家园合作等途径;②在师幼交往中鼓励积极的跨性别交流、管理幼儿要注意不因性有别,如教师对男女儿童的态度、与其交往的频率等来培养。(3)根据成熟的经验,在大学尤其各级师范院校开设必修课,培训所有大学生等未来的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