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短期教授后,由当地老师接力

(三)志愿者短期教授后,由当地老师接力

由政府或者公益组织招募并培训专业的志愿者,通过暑期夏令营或者周末课堂的形式,在农村地区开展“防性侵”教育课程,主要针对有行动能力的儿童,年龄为3~18岁。志愿者针对不同年龄的个体教授不同的知识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展活动的时间需维持几年,其间志愿者对当地的部分老师进行系统培训,此后由当地老师组成教学小组继续开展。公益组织应与当地学校保持联系,解决学校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将前沿的教学方法与最新研究相关知识分享给当地学校。以“村”为单位,教育对象为每个村中有行动能力的孩子;教育内容与第二种策略相同;教育方式多样化,较小的儿童还未识字,可以采取演绎、游戏等方式进行教授,较大的儿童可以通过性活动原理讲解、辨别性侵害等逐步开展;教育者在活动开始几年由志愿者担当,随后逐步转为当地老师进行;教育结果为村中的孩子在可以自由活动之后便知道了保护自我不受到性侵害的威胁的知识。

此对策的优点是不用占用课堂时间,满足了农村地区孩子升学的要求,志愿者不是自己的老师,更加容易亲近。但应注意跟进的是,志愿者离开后,老师是否可以顺利继续开展课程。

参考文献:

[1]子诺.“防性侵”教育:一针必须要打的“疫苗”![J].为了孩子:3~7岁(下),2015(7):30-31.

[2]薛俊强.“性侵儿童”犯罪的危害及防范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4(3):42-45.

[3]古青.自贡市富顺县开展“防性侵”教育的经验与成效[J].中小学校长,2017(1):12-14.

[4]程楠.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议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J].中国社会组织,2015(6):14-15.

[5]袁丽丽,金光发,黄艳芳.“防性侵”须从幼儿期抓起[J].南方论刊,2015(6):111-112.

[6]黎雪娟.防性侵教育应提上教育日程[J].广西教育,2015(37):1.

[7]韩晶晶.性侵害案件儿童被害人法律援助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3(4):70-72.

[8]孟青妹.关注偏远地区女童防性侵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6(9):9.


[1]陈晶露、陈雪怡、钟楚燕、冯彩燕、徐尔森,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省妇女研究会会员。本文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210024和J1310031)资助项目,发表在2017年《心理学进展》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