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显示少年犯倾向于外控性归因,即认为事件的结局是受外部因素控制的,如运气、社会背景、其他人等。这是因为少年犯自我功能(如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伦理自我、社会自我、家庭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等)较一般少年更不健全,自我概念结构更趋于消极、不明确、多变异,更多冲突、更多病态,且更欠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