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组织发挥应急管理作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思想观念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频频发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利益需要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妇联组织在参与应急管理的定位和实践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1.妇联组织的职能定位不能适应形势需要
妇联组织在参与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能定位比较模糊。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妇联组织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只能是有限的、有序的参与,协助政府履行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妇联承担了政府行政部门的部分相关职能,这就常常导致“越位”或“缺位”的现象。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立法的支持。以参与冰雪救灾为例,在这次救灾过程中,尽管妇联组织在发挥自身优势方面,对应对灾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可以看到,在救灾过程中,妇联组织从信息发布、救灾物资的筹措到灾害现场秩序的维持等各个方面都参与,这对既无行政权又无财政权的妇联来说实属不应该,毕竟妇联作为群团部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谓“缺位”,是有些地方妇联该管的事没管好,在一些理应占领的工作领域无所作为,不能及时跟进政府变革。比如,在这次冰雪灾害中,大量滞留在火车站的旅客,心理焦虑、恐慌、烦躁,这些人群的心理疏导很有必要。在危机面前,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忽视了这一细节,也没有采取措施跟进。作为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妇联应主动跟进,积极作为,在这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单纯等着政府来发号施令。这些都在深层次上制约着妇联组织职能的发挥,从根本上影响妇联组织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进程。
2.妇联组织体系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作为向妇女儿童提供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机构,完善健全的组织体系是重要保障。妇联组织虽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但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纵向来看,基层妇联组织在人员、资金上有被弱化、边缘化的趋势。在J省X市,所有的乡镇、街办妇联是身兼数职,在重视经济工作的今天难以专心做好妇联工作。村(社区)妇代会主任大多数兼任财务、计生员等,这种被称为倒三角现象的妇联组织机构设置,使妇联系统最基层也是最重要的神经末梢——基层妇联组织处于繁杂工作的重压下,严重影响了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在基层的有效落实。从横向来看,虽然妇联组织与各类女性社会组织的联系日趋加强,团体会员建设逐年加强,但这种联系还不够紧密,妇联组织在新的民间妇女组织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不够,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妇联社会作用的充分发挥。据了解,在2008年冰雪灾害中,由于妇联组织的网络覆盖面不全,一些非公企业还没有成立妇联组织,一些非公企业女同胞在受冰雪灾害之困时,相关组织没有及时跟进,少数人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障。总之,妇联组织的现状与新时期开放性、社会性、灵活性、多样性的要求还有差距,成为制约妇联组织有效实施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一块短板。
3.妇联组织的政治地位还不适应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权威性不够
由于公众对于妇联等非政府组织的认知和参与上存在不足,大多数社会公众对妇联组织的了解仍停留在概念层面,对妇联参与的意识较为薄弱。由于缺乏必要的认知,社会公众难以对妇联组织产生信任,在突发事件中,社会公众更愿意将捐赠的款物投向政府或单位,甚至独立参与应急救援活动。J省各市工会主席基本都做到了高配,而市妇联主席却都没有高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联作用的发挥。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代表政府承担着主管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妇女发展规划的实施、协调、监督的重大责任,其成员单位有30多个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却仅有一名科级编制,难以协调众多政府职能部门开展事关妇女发展的相关工作。
4.妇联组织的能力水平还落后于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工作方法还比较单一陈旧
多年来,各级妇联积极履职,促进了妇女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妇女群体新需求的增加,妇联业务知识、技能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妇女干部队伍的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大,创新的意识能力不强,观念更新不快,缺乏对妇女工作新经济形势下的超前把握,缺乏对社会变革中妇女群体发展新变化的理性思考,把握妇女工作大局还不够全面。从前面所述案例来看,妇联组织对应急事件的危害、风险评估、预防和预警,以及对处理应急事件的原则、方法、步骤等,都缺乏全面的了解掌握,更谈不上应用,以至于在冰雪灾害来临之际,出现了反应迟一步、工作不主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这都充分说明妇联组织的能力水平还落后于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此外,多年来形成的行政管理模式,妇联干部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还占主导地位,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够强,社会化工作理论有待提高。妇联干部受自身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宣传教育妇女提高技能、更新观念、自觉维权等方面相对滞后,导致参与应急管理创新的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妇联职能的发挥。
5.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存在认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妇联组织参与应急管理作用的发挥
我国一个传统文化大国,受几千年传统文化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根深蒂固,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认为抢险救灾、冲锋陷阵、应急事件处置等事情,都属于成年男子的事,与广大妇女同胞无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应急管理作用的发挥。此外,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包办一切、大包大揽的意识相当浓厚,“无限政府”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常人看来,凡是突发事件应急、重大事故抢险等行为,无一不是政府的责任,与广大非政府组织无关,更与各级群团组织无关。因此,妇联组织在参与应急管理中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思想观念上还需进一步转变,这些都是妇联组织在参与应急管理时所面临的障碍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