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公开的“交友”途径,参与人员众多,亲朋好友齐上阵把关

(一)多元、公开的“交友”途径,参与人员众多,亲朋好友齐上阵把关

青年恋爱方式经由旧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入到“两情相悦、自由恋爱”的新阶段后,现在又现“媒人”介绍、“父母四处张罗”热潮。小付,2011年博士毕业成为大学教师。由于常年在外,生活漂泊,工作不稳定,耽搁了恋爱成家,现在年过30,“结婚”成为家人和自己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在“联谊会”上,小付及父母、大姨、大姨夫、表姐一家齐上阵,共同挑选“意中人”。大姨对外甥女赞赏有加,“论个头、相貌、学历、工作、家庭条件等,我们都不差,我们不惧任何相亲模式,只要能找到合适对象”。这种观念现在很普遍,如风起云涌的交友类电视节目、交友网站、互联网及各类征婚广告等,各种不同交友媒介充当红娘、月老,使青年恋爱更加直接、便捷,恋爱交友途径、方式日趋多元。

报纸、杂志开启了媒体公开征婚的先河,而电视、网络直接把征婚搬上屏幕,甚至网恋流行。中国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交友网站较往年大规模增长,使用率达19.3%。《2009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粉皮书》随机抽样调查了世纪佳缘网站中7.8万名会员,年龄覆盖23至35岁适婚青年,结果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寻找、结交对象的首选方式之一,96%的被访者表示可以接受通过互联网寻找结婚对象。青年交往随着科技进步突破传统的媒妁之言,借助现代媒介不断掀起“新式”征婚、相亲潮,把征婚者本人,包括其父母、亲属和朋友等都裹挟了进来。这一变迁,使曾经那种建立在男女共同学习、劳动、工作过程中“两情相悦、自由恋爱”的“感觉”多多少少被弱化,而物质层面的内涵与要求却日益凸显。在现场,“亲友团”不仅为当事人呐喊助威,更要帮当事人挑选、确定恋爱对象。曾经认为“土”和“落伍”的相亲模式,现在居然很时尚、新潮,“让亲人朋友帮忙把关,这样势必将风险控制在最稳妥合适的范围内,婚姻会更多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