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弱关系的回避

(一)对弱关系的回避

在农村,串门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农村中较为常见的日常交流方式,人们在串门中沟通着信息、维系着邻里感情。在实地观察中,笔者发现,那些人丁兴旺尤其是有男嗣的家庭来串门者较多而且频繁,即使只是路过的村里人若被主人或来串门的人看见,也会被叫进来坐坐,显得随意而亲近。而纯女户家门多紧闭或虚掩,来串门的人明显很少,他们宁可在家待着,若被邀请时总以“很忙”“待会儿再去”等为由推辞掉。究其原因,已有2个女儿的村民TJ说:“串门有什么用啊,不当吃不当喝的,有那时间还不如做点正事呢。况且,我觉得去了之后不太自在,他们感觉拘束我也感觉拘束,待在家里多自在啊。”偶尔串门也是很挑剔的,通常是与那些谈得来的人聊天,这些人有两种,一种是境况相似的人,即也是纯女户;另一种是会说话的人,虽不是纯女户,但有与纯女户交流的“默会知识”,而且懂得“见矬不说矮(矬是民间‘矮’的另一种说法)”的言说技巧,比如他们会说,“有儿子还不像有姑娘好”,“要姑娘,儿子不行,姑娘再差也还惦记爹娘”。在纯女户家庭眼里,普通的串门行为变得并不普通,对于将串门解读为“浪费时间”“没有用”也是他们无法从心理上真正与其他人一起消磨时间的借口,这一点在集体活动中更为明显。“这种场合让我经常想起如果我老的时候,没人给我送终,冷冷清清,一想起来就不好受。”村民LR(男,45岁,独女户)说。纯女户遇到集体活动,多是来得晚、去得早,尽量避开与他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