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托幼服务机构发展明显不足
2025年09月26日
(一)公立托幼服务机构发展明显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计划经济年代,公立托幼服务机构特别是单位主办的托儿所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承担了儿童照料的重要责任。它们优先接纳劳动者家庭的子女,并灵活采取调整托儿所开放时间、取消寒暑假等措施以适应父母的工作需要,为儿童照料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儿童家庭照料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单位逐步改制,公办托儿所大部分丧失了生存基础,公立托幼服务机构出现了一个“空窗期”,特别是针对0~3岁儿童的公共托幼服务几乎是一片空白。巧合的是,公办托儿所“衰退期”恰好与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执行期”重叠,所以问题的严重性并没有凸显出来。当时,绝大部分的独生子女都得到了家庭“众星捧月式”的良好照料,0~3岁儿童的公共托幼服务并没有表现出明显而迫切的社会需求。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群众对公立托幼服务展现出较大需求,0~3岁公立托幼服务机构发展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截止到2015年底,南昌市幼儿园80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71所(城镇115所,农村56所)。但公立幼儿园原则上不招收3周岁以下的孩子,只有私立幼儿园招收2岁以上的孩子,个别早教中心招收1岁半以上的孩子,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在调查中,有63.22%的受访者“需要托幼机构照料孩子”,有49.19%的受访者“希望宝宝进入公办托幼机构”,有48.01%的受访者“希望宝宝进入办得好的托幼机构”,只有1.92%的受访者“希望宝宝进入民办托幼机构”;47.56%的受访者希望月入托费用控制在1000元以下,这只有公办托幼机构才可能做到。在座谈交流中,大部分适龄妇女都明确表示0~3岁托幼机构极少,希望能开设更多的公立托幼机构,降低普通家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