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工作网络,多维度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二)健全工作网络,多维度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要引导孩子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承担着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重要职责,价值观的养成对孩子成长具有极端重要性。因此,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家庭教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习近平提出,孩子“成长必须先学做人”,并且对家长提出了要求:“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眼中是无形的示范,应注意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使孩子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成才。”

其次,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说:“现在高中和高中以上的所谓教育,只教人如何做一番社会事业,说得小一点,只教人如何找一种职业,再小一点,只教人学一套吃饭本领,并没有教人如何做父母,更没有教女子如何做母亲。”然而,家庭教育是对人生影响至深的教育,原生家庭尤其是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都折射着家长自身的问题。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家长的问题。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发表了“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他指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掌握科学教子的方法,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好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

第三,健全家庭教育的工作网络,促进家庭教育的专业化、法制化和规范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有关部门和学校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指导中心、家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学会鼓励孩子的方法。”做好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单个家庭的事情,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工作网络,为家庭教育提供经费、机制、人才、阵地、法制等方面的保障。党委政府应积极推动将家庭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家庭创建考评体系。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立法,明确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政府要增加对家庭教育的经费投入,鼓励和指导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政府服务,为儿童和家庭提供专业化、常态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妇联组织要进一步与教育部门积极配合,创新家校合作方式,通过举办亲子、亲职教育讲座等方式,让广大家长掌握科学教子的方式方法,发挥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作用;通过与计生卫生部门联合,结合“三优”工作,将家庭教育工作向前延伸;依托各类报刊电视及新媒体,创新家庭教育的形式和载体,通过举办父母学堂、家庭教育电视大讲堂等形式,扩大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率,全面提高广大家长的科学教子水平,深化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整合家庭教育研究会专家、家庭教育讲师、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士,深化家庭教育工作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加强与高校联合,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将家庭教育上升到国民教育的高度,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