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意外伤害事件的预防控制
2025年09月26日
幼儿园意外伤害事件的预防控制
吴林燕[1]
【摘 要】 通过分析幼儿园存在的意外伤害风险,在教育培训预防、基础设施规范、内部环境设施保障、周边环境改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建议,在幼儿衣着、进食、药物保管等方面,提出具体管理措施,提示幼教管理者、幼儿教师要把保护和促进幼儿安全、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预防和控制幼儿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幼儿 意外伤害 预防控制
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年龄较小,生长发育较快,身体各组织器官功能还处在不断完善之中,需要家长和幼儿教师的精心呵护。同时,该年龄段幼儿心理表现为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缺乏对危险行为和事物的识别能力,又无防范危险的经验,抵抗伤害的能力差,而且幼儿园儿童密集,更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对意外伤害的预防控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建议。
意外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事先没有预见的、外来的、违背当事人主观意愿的事件。幼儿园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危及儿童安全、健康,具体包括跌落损伤、烧伤、烫伤、中毒、触电、误吞异物、交通意外、溺水、犬类咬伤等。由于家庭对幼儿安全、健康成长关注度较高,而幼儿不会清晰表达自己的诉求,容易引起家长对幼儿园的误解,引起家园之间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在预防意外伤害事件方面,加强幼儿园日常管理至关重要。幼儿园要注重以下8个方面的管理,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