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村民及儿童对开展“防性侵”教育课程的态度

(二)校领导、村民及儿童对开展“防性侵”教育课程的态度

1.校领导态度积极

与校领导的沟通及实地走访均显示,当地没有小学开展过“防性侵”教育课程。

被调查的校领导均认为有必要开展“防性侵”教育课程,他们认为开展“防性侵”教育课程可以提高孩子自卫自救的能力,使孩子正视性知识,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调查的8位校领导中,只有3位领导回答有想过开展相关课程,5位领导回答没有想过,他们表示,没有想过开展课程主要是因为条件限制,包括师资不足、家长忌讳以及没有课程要求等。

对于开展针对家长的“防性侵”教育课程,有6位校领导认为应该开设,有2位认为不用开设。支持开设课程的校领导们认为,当地家长对“防性侵”知识了解较少,先教育家长可以正确引导下一代的观念,让在生活中避讳的话题转变成科学的、生活的话题。不支持开设相关课程的校领导则认为,家长已经具备学习能力,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自行学习,不用依靠学校。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防性侵”知识及两性知识的了解也较为匮乏,因此有必要在学校先对家长进行教育再通过家长影响孩子。

2.父母亲态度存在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对“防性侵”教育课程的开展持肯定态度的村民占比74.3%,持否定态度的村民占比25.7%。之前被告知过性知识的女性更加愿意向自己的孩子普及性知识并且教育孩子“防性侵”的知识,但父亲则没有这种意识。父母不会教育男孩子性方面的知识。

父亲和母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父母在对儿童“防性侵”教育方面的态度看法是否一致会决定家庭教育的方向。本研究显示,大多数儿童对两性知识及“防性侵”知识了解较少,当我们向村民问到“您是否愿意给孩子普及性知识,例如,女孩会来月经,男孩会遗精的情况?”这样的问题时,有37.5%的父亲表示愿意教孩子相关知识,63.4%的母亲表示愿意教孩子相关知识;当被问道“您会对性避而不谈吗”,有83.3%的父亲表示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提起与性相关的内容,而有61.0%的母亲表示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提起性;当被问道“如果政府或者学校针对家长开展关于儿童‘防性侵’知识的课堂,向您教授这些内容,然后再由您传授给孩子,您愿意去参与吗”,有15.9%的父亲和75.6%的母亲表示愿意参加这样的课程。显然,父母亲在孩子性教育问题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相比之下,母亲更加积极地对孩子进行相关教育(见表2)。

Table 2 The Differences of Parents'Attitudes towards Children’s Anti-sexual Education
表2 父母亲对儿童“防性侵”教育的态度差异

img

注:*表示 p<0.05。

3.儿童对性教育课程接受度低

儿童是“防性侵”教育课程的主要接受者,本研究显示:84.2%的男童不愿意知道自己和女童的区别,63.3%的女童不愿意知道自己和男童的区别(见图4)。不愿意的原因有害羞、没到年龄、这是变态的、不想这样做等。可见,部分儿童未能正确看待两性之间的差异,需要成年人加以引导。

img

Figure 4 Would you want to lear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oys and girl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图4 是否愿意了解与异性身体上的区别——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