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团组织尤其是妇联组织为枢纽,构建家庭建设的长效机制
党和政府要加强对家庭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将家庭建设、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大局,加强对家庭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为主导、群团组织为枢纽、家庭为责任主体、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家庭建设工作机制。
首先,将家庭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作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强家庭友好政策的顶层设计,将家庭政策纳入社会政策体系中,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切实关心家庭利益,充分考虑家庭需求。
其次,发挥群团组织尤其是妇联组织的枢纽作用。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优势领域和主阵地,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培育好家风,是妇联组织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妇联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妇联组织要“积极引导妇女和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推进‘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改进‘五好家庭’评选表彰方式。吸引更多家庭自觉参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推动在党政机关干部中开展家风建设,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妇联组织要设计出更多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更广覆盖面和参与度的活动载体,坚持面对面宣讲、报纸电视宣传和新媒体互动等方式相结合,广泛传播科学家教的知识、展示文明家庭的风采,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同时,妇联组织要进一步发挥“联”字功能,形成妇联和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2016年,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等重点任务。
最后,社会各界要形成家庭建设的合力。家庭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广大家庭是家庭建设的主体,家庭建设工作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广大家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人们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家庭责任和义务,并且助力家庭成员提高家庭建设实践的能力和本领。主流媒体以播放家庭教育故事和短片、宣传展示好家风好家训等方式,宣传先进的家庭文化和性别文化,充分认可家务劳动的价值,提倡男女共担家庭责任,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家庭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研究机构要继续加强对家庭问题的研究,全面开展家庭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家庭中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妇联开展具体的家庭工作和向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