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思想萌发阶段

(一)男女平等思想萌发阶段

男女平等的思想,是随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传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他们通过向中国的民众介绍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西方的一些社会状况,来传递男女平等的理念。他们还从国外带来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如西方贵族妇女身着洋装自由出入公共场所,甚至参加各种活动,以此希望改变中国落后的歧视妇女的风俗习惯。除此之外,西方传教士所做的贡献最大之事就是兴女学,他们希望以此开通中国的社会风气,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基督教讲求“男女并重,而悉数以读书,使女子亦得列于俦类之中,不存菲薄之心”。并指出:“女学愈先,国势愈强,欧洲之成效昭然矣。”1844年,英格兰长老会东方女子教育会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女子学堂——宁波女塾。除了女子学堂,不缠足会也对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认为上帝造人,分别给予男女两只脚,强迫女性裹脚,有失爱人之道。为解放女性双脚,西方教会成立了不缠足会,以此鼓励女性解放天性、拒绝缠足,其中以上海的“天足会”影响最大。

早期维新派也对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芽产生很大的影响。早期维新派人士大都学识渊博,有更多机会接触外国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洋务运动,受西方男女平等思想影响,他们抨击封建礼教,同西方教会一样,主张兴女学、废缠足。为解放妇女天性,他们批判“三纲五常”,挖掘男女不平等的根源。他们的主张为男女平等观念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仍然停留在理论的讨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