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校开展母亲教育,培养女大学生的母亲教育意识和观念,有利于避免当前母亲教育的“补课”现象
近年社会上有关母亲教育的研习班、讲座、论坛等越来越多。笔者曾于2014年7月全程聆听了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举办的第13期母亲教育研习班。几天密集培训下来,笔者发现母亲教育培训的“补课”现象十分普遍,即接受培训的基本都是在教育子女方面出了某些问题的母亲(也包括少量父亲),而她(他)们在接受培训后绝大多数都后悔没有早点接触母亲教育。随后笔者在同母亲教育专家王东华交流时,“补课”现象更得到了印证。
那么,为什么不在成为母亲之前便接受相关的培训?要知道,中国的母教传统里,是“学养子而后嫁”。古代女性接受“为人母”的教育,大体是在出嫁之前完成的。就当前社会而言,学习和掌握合理的母亲教育观念、原则与方法,是完全可以在女性进入生育阶段之前进行的。母亲教育的“补课”现象,某种程度也是好现象,至少越来越多母亲意识到自身教育素养的缺乏。但更应该的是不要成为母亲后再学习如何做母亲,而是让女大学生在没有成为母亲之前,便具备母亲教育的基本素养,即相应的母亲教育意识、观念、知识和能力等。这将有利于她们日后由“自然母亲”向“合格母亲”过渡,从根本上提高母亲教育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