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裸地谈征婚条件,择偶标准明确、具体,直接与物质利益相连

(二)赤裸裸地谈征婚条件,择偶标准明确、具体,直接与物质利益相连

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联合某婚恋网站发布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女性择偶更追求经济实力,而男性更追求外貌;七成女性认为男性必须有房才能结婚。女性追求经济实力与男性追求外貌特征,均是一种功利性的择偶表现。在“联谊会”会上,笔者亲见征婚者赤裸裸地直接表达择偶标准,目标对象明确、具体,条件很现实。对女性来说,如“工作”“收入”“房”“车”等是要求男方必须满足的条件。闫某,高校教师,自身工作、收入都不错,但要求男方必须“有房子,工作单位稳定,收入起码跟自己差不多,家里最好不是农村的,不要有经济负担”。另一女性,小陈,闫某同事,在说到33岁这个年龄找对象是不是不能太挑时,小陈直言不讳:“房子是必需的,如果男方家在太原,有旧房,面积小点都行。起码是本科学历(闫某、小陈均博士),有稳定工作、正常收入,家人性格好,容易相处。这条件还算太挑?”婚姻离不开物质经济基础,但在交友会现场直接明了提物质条件,难免给人“物质女”的功利印象。“联谊会”上,闫某和小陈都一无所获。

100多人的“联谊会”结束后,组织者告诉笔者:“可能有那么两三对儿彼此有点意思会交往下去。大家刚见面,要么不好意思说条件,要么条件提得太直白,这恐怕都影响联谊效果。”选择恋爱对象不同于商品买卖,明码标价显然行不通,但仅仅为了相识、联谊,大家没必要到这里来。来了,就要问条件,就要比身高、相貌、谈吐,以及个人工作、家庭、经济收入等。所谓功利,即过分注重物质条件和某些外在表征。外在物质条件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相貌、学历、能力、家庭背景、身体状况、户口、职业、住房、个人收入、地域等多种因素。自古以来寻找对象时物质条件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与此同时,更重要的还应考虑双方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理想、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但这些方面的内容在征婚现场往往蜻蜓点水,根本不足以与物质偏好相抗衡。有女青年斩钉截铁地说:“除了理想、兴趣,属于精神层面的追求,还有个人人品、气质、情感等,我也考虑,只不过这些因素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认为在现实社会,成熟的婚恋观是需要首先考虑物质基础的,因为婚后将面对具体实在的生活内容,经济收入、住房、职业,以及孩子出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会很麻烦,这些问题最需要解决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人们在当代社会非常现实的功利性婚恋观。

这些年电视、网络征婚及各种“富豪相亲会”中女性的表现,事实上反映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接受薪水“女高男低”,相当一部分女性认为择偶对象必须有车有房,而且在择偶时敢想敢说敢干。女性择偶挂钩于物质经济,房子、存款同性格、人品并驾齐驱,“富二代”是最受关注的婚恋对象。

笔者在女性学课堂上随机调研,超过半数的女大学生坦诚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以少奋斗很多年;三成多女大学生认同“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追求“高富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