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

这时,飞龙总教官介绍院长出场并分享今天的主题。

“战士们!今天是你们参加社会实践夏令营的第三天,也是团队的冲突期(conflict),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对‘团队’有没有新的认识?或是一提到‘团队’你们会想到什么?有谁愿意上台和我一起与大家分享?”院长问道。

我鼓起勇气,决定要争取这次站在主席台面对上千人讲话的机会。我率先走上了讲台,飞龙总教官给了我一个话筒,台下的苏小龙和秦妙妙纷纷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不错雨露,敢于站在这里就是最大的进步,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呢?”院长问道。

“说到团队,我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组合算是一个团队,其团队成员个性鲜明,优点或缺点都很突出,实在难以管理,但就是这么一群对团队精神一窍不通的‘乌合之众’,‘个性’突出的典型人物组合在一起,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取回了真经!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个性’也许并不是那么可怕。作为团队领导人和协调者的唐僧,虽然处事不果断为人不精明,但对于团队目标抱有坚定信念,以博爱和仁慈之心在取经途中不断地教诲和感化着众位徒弟。

队中‘明星员工’孙悟空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虽然能力高超,交际广阔,疾恶如仇,但桀骜不驯,喜欢单打独斗。孙悟空坚持在团队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团队成员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同时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为达成取经的目标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也许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猪八戒对于团队内部承上启下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他的个性随和健谈,是唐僧和孙悟空这对固执师徒之间最好的‘润滑剂’和沟通桥梁,虽然好吃懒做的性格经常使他成为挨骂的对象,但他从不会因此心怀怨恨。

至于沙僧,每个团队都不能缺少这类员工,脏活累活全包,并且任劳任怨,还从不争功,是领导的忠实追随者,起着保持团队稳定的基石作用。每个团队成员都会有个性,这是无法也无须改变的,而团队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发掘组织成员的优缺点,根据其个性和特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使其达到互补的效果。”我分享道。

“不错雨露,你能这么深度看问题,为你感到骄傲,请同学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雨露同学的分享。”院长夸赞道。

掌声一直持续到我归队后,院长接着说道:“四大名著,我们从小看到大,尤其是《西游记》,对于小时候的我们而言,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小时候只觉得精彩,长大后才发现,《西游记》就像你我。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人到中年,活成了一部《西游记》,顶着悟空的压力、却留着沙僧的发型,有着八戒的身材、唐僧的唠叨,还偏偏离西天越来越近。这话乍一听很幽默,让人忍不住笑,但心里不知为何有些苦。其实这么解读《西游记》,还是太过肤浅了。真正的《西游记》,总有一个角色在说你。其实师徒五人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秀的一面。

接下来看看,师徒五人里面,你更像谁?

1.心猿·孙悟空

孙悟空很厉害,能上天入地、斩妖除魔,闹天宫、闹龙宫,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在小孩的心里,这就是英雄的模样。但他本领高强,却不被重视,只封了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弼马温。不满待遇的孙悟空后弃官回花果山,却被天兵围剿,之后又被太白金星忽悠上天宫,总算封了个府邸,给了个清闲的官职让他看管蟠桃园。想参加蟠桃会却得知自己不够资格参加,于是大闹蟠桃会,返回人界来。不是猴王天生要叛逆,只是他得不到重视。有的人从小到大,一直不被重视,被灌输,‘小孩子家懂什么’‘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这样的思想。

他们与孙悟空很像,从小渴望被重视却得不到重视。他们乐于助人,哪怕是陌生人的忙,也不假思索地帮,不怕耽误自己时间,只担心做得不够好。他们也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认同感。不是别人需要他们帮助,是他们需要帮助别人,让自己感觉自己还是有些价值的。

2.八戒·猪悟能

《西游记》看完后,小孩都崇拜孙悟空,但大人往往更喜欢猪八戒,因为他更真实。在人们印象中,猪八戒好吃懒做、贪恋美色、胆小怕事,看起来很呆,所以被孙悟空称为‘呆子’。不过,猪八戒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乐观,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能保持乐观,哪怕取经路上再累,只要躺下睡一觉,他就满足了。不同于唐僧整天抱怨取经路苦,猪八戒很少忧愁,还没来的事情不去想,等到来了再考虑。因此,他看起来更真实,更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人,或者是自己。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同样也会害怕,也喜欢美的事物,还特别喜欢美食。他们做事情会有计划,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时候考虑什么事。因此担心的琐事少了,人的心情也好了。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点像猪八戒,也许不被别人认同,但却可以得到自己的赞赏。生活,就是过给自己看的,关键是开心嘛。

3.悟净·沙和尚

有人调侃,沙和尚在《西游记》中说得最多的几句话是,‘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沙和尚就像我们看到的一样,打吧,不如孙悟空;吵吧,不如猪八戒。他一直默默地做着最苦最累的事。他看起来毫无存在感,却是团队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沙和尚憨厚老实、为人正直、脾气温和,从来不炫耀自己多厉害,他不争、不抢。团队有矛盾时,总是他负责调和,一直无私服务这个团队,从不求回报。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种人。憨厚老实,看起来毫无特色,平淡无奇,但偏偏我们又离不开他。工作中,他勤勤恳恳,不阿谀奉承,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生活中,他待人温和,总是彬彬有礼,不轻易迁怒别人。他,看似平淡无奇,却有着美丽的灵魂。

4.唐僧·陈玄奘

唐僧的人生路途很坎坷,还没出生父亲就死了,母亲也被匪人强占。他刚出生就当了和尚,多年诵经念佛,获得唐太宗的青睐,结拜为兄弟。

之后他又得观音指引,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以凡人之躯去往天竺,一路吃尽苦头,几次险死还生。他这一生,是普通人励志的一生。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平淡淡,却又坎坷,也是在一路吃尽苦头,才成长到如今的模样。原著中,唐僧胆小懦弱,遇事就哭哭啼啼,刚过一山,就问下一山‘有没有妖怪’,还总是哭诉取经的辛苦。但即便如此,再如何哭诉,他也从来没有过放弃的念头。与其说西天取经是一种任务,不如说是他的一场修行。《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影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都会遇见。我们生活中,总会有渴望被人重视和性格桀骜的人,安于清贫而不争的人,正直朴素且勤劳的人以及胆小爱哭却意志坚定的人。我们常说西游记是师徒四人,可见,还有一个角色,没有什么存在感,那就是——白龙马。

5.意马·小白龙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白龙马是在孙悟空之后拜唐僧为师的,也就是说,他比猪八戒辈分还高,却甘愿自降辈分,称呼八戒为‘二师兄’。在取经路上,他也甘愿当一个脚力,沉默寡言,从不说半句话,甚至让八戒、沙僧都以为白龙马不会说话。他只在一个时候说过话,那就是在宝象国时,唐僧逼走了孙悟空,而八戒、沙僧又奈何不了黄袍怪,在黄袍怪将唐僧变成猛虎关起来后,白龙马化为人形,与黄袍怪决斗,虽然不敌,但也看出他的本领非凡且勇猛无畏。如果不算孙悟空斗妖怪、搬救兵和被唐僧逼走的时间,那严格来说,白龙马才是陪伴唐僧走得最远的人。他将一路上的是是非非都看在眼里,却从来不说一句话。平日里不见他有什么不同,危难关头却也能发挥大作用。

也有这么一类人,如白龙马一般,日复一日坚持着某件事情,看惯了是是非非,却懂得明哲保身,不发一言,不站派系,比起你争我斗,他是更清醒的那一个。功利来时他退后,大难临头他上前。

所以《西游记》是师徒五个的征程,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特点。你会在其中发现自己的身影,或发觉不争的沙和尚像自己,或者哪个朋友的秉性像八戒、像唐僧。

但接下来我要说的,可能跟你的认知不同。《西游记》——只有一个人。没有仨徒弟,也没有白龙马,只有唐僧一个人。网上有这么一段对《西游记》的分析——定住心猿则悟空,拴住意马便化龙;戒贪戒色共八戒,戒杀戒嗔是悟净;身心纯净朝佛祖,心之所在即西天。唐僧是我们的凡躯,悟空指我们的心,白龙马象征意志,八戒是我们要克服的困难,悟净是要达到的境界。所以这取经路,是一个凡人不断克服自己人生困难的过程。

我们的一生也是如此,只有以意志为马驹,以心为准则,一路上克服欲望,保持一颗干净的心,才能达到目标不后悔。这,才是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西游记》。我们中年人活成一部《西游记》,这话没错。但愿我们每个人的《西游记》,都有着白龙马的意志,唐僧的善良,八戒的真实,沙僧的淡泊以及悟空的本领。同学们赞成这样的说法吗?”院长问道。

“赞同。”台下的同学们齐声回答。

“我们再一次温习优秀团队的三个特点——思考性、自主性、合作性。团队成员要保持时时思考的习惯,才能发现错误,找到方法,获得进步;团队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团队要有凝聚力,团结一致,才能达成共同目标。”院长说。

他接着说道:“战士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永不放弃》这部励志短片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力量,要注意领会教练和学员之间的对话,让我们学会如何在夏令营的第三天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一个人不成功是因为没目的、没梦想、没自信、没教练,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

布洛克做到了,他走完全场(110码),背着一个160磅(72千克)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教练,喊了17次‘对了,就是这样’,‘加油’喊了15次,‘别放弃’喊了23次,‘尽全力’喊了9次,喊了48次‘继续,继续’。感谢支持你的人,感谢鞭策你的人,感谢对你不离不弃的人,感谢激励你的人,感谢帮你加油打气的人,感谢老师、教练、领导人不断的提醒。”院长充满激情地讲述,仿佛活生生的人物就在眼前。“欣赏完《永不放弃》后,谁愿意上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呢?”院长问道。

苏小龙激动地冲向了主席台,接过话筒深有感地说:“教练的呐喊声久久地回荡在我的耳边。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队员布洛克与教练的对话,‘很痛’——‘别放弃,要尽力’,‘我快没力气了’——‘再找到更多的力气’,‘我的手臂像火烧’——‘让它烧吧’。

院长讲述短片中的这一幕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冲击。为了让布洛克专心爬行,不畏前路的艰难,教练给布洛克蒙上了眼睛。面对其他队员都无法想象的困难时,是他给了布洛克去尝试的勇气。正是因为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布洛克才创造了奇迹。从十码,五十码,再到一百码,身上还背着一个72千克重的队友,这就是一个普通人所释放的最大能量、最大潜力。在前进的路上,引导者的鼓励和支持是催你奋进的动力。‘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这个口号虽然听上去有点幼稚,但是这样一种心理暗示,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布洛克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时,教练的鼓励和呐喊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人生路漫漫,向目标前行的路上,我们都不是孤身一人。总有一些引路者,用期许的目光追随着你。他们在你失意时给你鼓励,在你迷茫时给你方向,在你停滞时催你奋进。这些对你不离不弃、为你加油打气的人,就像是茫茫黑夜中航行的一座灯塔,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给你注入前行的力量。

在你奋斗的过程中,一群志同道合、相互扶持的队友,也将让你不断成长。一开始,团队的其他成员都很随意,他们不认为这个任务能完成,但是慢慢地,所有人都严肃起来,他们站了起来,默默地关注着布洛克。我想,他们这个团队一定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告诉队友,我能行’,我们往往和队友们既竞争又精诚合作,这种一同努力的精神让大家齐心协力,最终达到共同目标。我们需要感谢为我们加油打气的老师、队友;但更多的时候,力量来自我们内心——我们需要自我调整、自我激励。如果布洛克的内心出现了放弃的念头,教练再多的鼓励也无济于事。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我想,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自己能,若不给自己设限,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冲破心灵的舒适区,不管结果是否如愿,能够战胜自己,就是无冕之王。

在坚持死亡爬行的过程中,‘不放弃’是痛苦的,而最终做到的‘我能行’是令人欣慰的。告诉队友‘我能行’,这不仅仅是一句鼓舞士气的口号,也不仅仅为了荣誉和掌声——这是一个让你涅槃重生的过程,是一场使命重大的战役,也是让你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不惧途中的艰辛,用拼搏与奋斗成就梦想,用汗水和坚持创造价值!告诉队友,‘我能行!’”

“不错小龙,你能有如此深的感悟。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苏小龙给大家带来的分享,也希望战士们在今天的项目挑战和“十二大课程”中有新的收获,谢谢大家。”院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