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过程
1.案例分析
教官提问:我国法制宣传日是几月几号?
作为小学生应该学会以下防拐骗的预防措施:(1)熟记父母的姓名和联系电话;(2)熟记紧急求助电话110;(3)有陌生人搭话时须提高警惕;(4)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5)不轻信陌生人;(6)不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的情况;(7)无法躲避陌生人时,找值得信任的人求助,如警察、保安等;(8)已被陌生人拐走,找机会拨打110。
2.“我不跟陌生人走”情景表演(教官和学生配合表演)
情境一:
陌生人看起来很悲伤的样子,着急地跑过来告诉孩子:“你妈妈被车撞了,我马上带你去看妈妈。”学生相信了陌生人,并且和陌生人走了。
教官总结:如果家里出事了,会有人通知我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成年人,由他们来接我们或者告诉我们,不可能让一个陌生人或者半生不熟的人来通知我们,我们不用理会他们。事后可以找老师或信得过的邻居、警察、商场前台工作人员或公园管理人员等帮助拨打爸爸妈妈的电话。
情境二:
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我发现后面一直有人跟着自己,我走快他也走快,我走慢他也走慢。或者是一辆摩托车,又或者是面包车,贴路边慢慢跟着我,他有可能在观察我是不是独自一人,怎么办?
教官总结,遇到这种被跟踪的情况,要做到以下几点:(1)快跑几步跟上前面的小朋友,上下学不要一个人走,没有大人的时候一定要几个人结伴而行;对于路边不正常的车辆,别靠太近。(2)到马路对面去,走一条人多的路。如果那个人还跟着我们,强迫我们跟他走,我们就要朝向有人群的地方大声尖叫,比如商场或行人多的十字路口。如果这时家里没有大人,就不要往家里跑。
3.避免被人拐骗、绑架的方法
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地告知老师;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不单独与素不相识的人同乘无人看管的电梯;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与同学、朋友等结伴同行;不搭陌生人的便车;驾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贴近车身;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一人独处空屋时要关好门窗;不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胸前;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陌生人佯称你家中有紧急事情时,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