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过程
1.课程导入
教官:“同学们听过地震吗?知道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应对吗?我们一起来学习地震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吧!”
(1)在学校怎样避震:如正在上课,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2)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慌乱,不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3)在体育馆等处怎样避震: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4)在户外怎样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5)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毒气泄漏时,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如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6)如果被埋压怎么办:搬动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存体力,借助敲击声求救。
2.准备工作。项目总教官把各个岗位人员分工、岗位工作要求在演练前安排到位,特别提示教学楼一、二层教室的师生不得攀爬窗户,各教官工作到位后及时汇报。
3.汇报请示。各班教官准备工作到位后,向总教官汇报请示。(用语:报告总教官——学生——防震疏散演练工作——准备就绪——请指示!)
4.总教官指示。(用语:按计划执行!)
5.紧急疏散。发出撤离信号(警报声),各班教官引导参与演练师生撤离,同时各班教官对学生讲解撤离时要注意的事项及路线。
6.由教官按指定路线图引领本班本年级全部学生向运动场地安全避险处撤离。
7.到达“避险处”后各班组织报数,由项目总教官落实各班级人数。
8.宣布警情解除,演练结束。
9.总教官总结及各班代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