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简介
《儿科护理》这本书是由.白震,袁小慧,韦珊主编创作的,《儿科护理》共有419章节
1
前 言
《护士条例》要求,护理、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后均要参加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才能从事护理工作。...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 二、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第三节 儿科护理的特...
3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要点 扫码看课件 本章主要介绍了儿科护理学的概念,指出儿科服务的年龄范围及小儿年龄分期,提出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
4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研究范围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学科。其研究范围广,一切涉及小儿健康、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科护理学的研...
5
第二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
6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学科不断发展,护士的角色有了更大范围的扩展,小儿护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儿科护士作为一个有专门知识的实践者,被赋予多元化的角色。 1.专业照护...
7
二、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1)热爱护理事业,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爱心、同情心和为小儿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2)儿科护士应有诚...
8
第三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
...
9
一、儿科护理的特点
(一)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其躯体随着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各部位逐渐长大,头、躯干和四肢的比例发生改变,内脏的位置也随年龄增长而...
10
二、儿科护理的理念
1.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家庭是小儿生活的中心,对小儿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儿科护士必须尊重、支持、鼓励小儿,关注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和服务需求,维护和支持家庭原有照护...
11
第四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由于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中,各系统组织器官发育不一致,不利于小儿总体评价,为使小儿保健工作做得更好,现根据不同年龄期小儿特点,人为地将小儿划分为以下7...
12
第二章 小儿生长发育
学习要点 扫码看课件 扫码看视频 生长发育是儿科护理最重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熟悉感知觉、运动、语言的发育,了解影响小...
13
第一节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在形态增长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功能的成熟,故习惯上常用“发育”一词来概括生长和发育。小儿生长发育在总的速度上和在各系统发育的顺序上,都遵...
14
第二节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
15
一、遗 传
细胞染色体所载基因是决定遗传的物质基础。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决定小儿生长发育的“轨迹”,或特征、趋向、潜力。家庭、种族的遗传信息影响深远,如皮肤及毛发的颜色、面貌...
16
二、环境因素
1.营养 小儿生长发育,包括胎儿生长发育。营养供给充足且比例恰当,以及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使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宫内营养不良不仅使胎儿体格生长落后,严重时还可能...
17
第三节 体格发育
...
18
一、体重的增长
体重是身体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是最易获得的反映小儿生长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计算补液量和给药量的重要依据。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体液为主要组...
19
二、身 高(长)
身高是头部、脊柱(躯干)与下肢长度的总和,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3岁以下婴幼儿采用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3岁后立位测量,称为身高。 身高(长)的增长规律与体...
20
三、坐 高(顶臀长)
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称为坐高,3岁以下小儿仰卧位测量的值称为顶臀长。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任何影响下肢生长的疾病均可使坐高与身高的比例停滞,如甲状腺功能减退...
21
四、头 围
经眉弓上缘、枕骨结节左右对称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况。正常新生儿头围平均为33~34cm,出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各增长6cm,故1岁时头围...
22
五、胸 围
平乳头下缘经肩胛角下缘平绕胸一周为胸围(图2-4)。胸围代表肺与胸廓的生长。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为32cm;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约为46cm;以后...
23
六、上臂围
经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绕臂一周为上臂围(图2-5)。它代表上臂骨骼、肌肉和皮下脂肪的生长发育水平,反映小儿营养状况。1~5岁小儿营养状况:上臂围>13.5cm...
24
七、皮下脂肪
测量皮下脂肪可判断小儿肥胖或营养不良的程度。测量皮下脂肪可用测皮褶卡钳(图2-6)进行。常用的测量部位如下。 1.腹部 在腹部锁骨中线上平脐的部位,测量时皮褶方...
25
八、囟 门
图2-9 囟门 囟门是指多块颅骨交界处形成的间隙,主要指前囟和后囟(图2-9)。前囟是由2块额骨与2块顶骨交界形成的近似菱形间隙,出生时1.5~2.0cm(对边...
26
九、牙 齿
牙齿的发育与骨骼发育有一定的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尽相同,故牙齿与骨骼的生长不完全平行。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20颗)与恒牙(32颗)。出生时在颌骨中已有骨化的...
27
第四节 感觉、知觉、运动功能和语言发育
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心理的正常发育与体格生长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神经-心理发育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为物质基础,包括感知、语言、运动、情感、思维、判断和...
28
一、感觉、知觉的发育
(一)感觉的发育 1.视觉 新生儿出生已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有对光反射,在安静清醒状态下可短暂注视物体,但只能看清20cm内事物,以后视觉发展迅速。1个月时可凝...
29
二、运动功能的发育
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发育和细运动发育。大运动是身体对大动作的控制,如抬头、坐、爬、站、走、跑、跳等;细运动是相对于大运动而言较小的动作,如抓握物品、涂画、翻书等...
30
三、语言的发育
语言为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是小儿学习、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能力,与智力关系密切。语言的发育与大脑、咽喉部肌肉的正常发音及听觉的完善有关,要经过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