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护理评估

二、护理评估

(一)临床表现

1.潜伏期 大多为6~18天,平均为10天左右。在潜伏期末可有轻度发热、精神差、全身不适等。2.前驱期 也称出疹前期,一般为3~4天。主要表现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麻疹黏膜斑。

(1)发热:首发症状,热型不一,多为中度以上发热。发热同时出现咳嗽、流涕、打喷嚏、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及眼睑水肿是本病的特点。

(2)麻疹黏膜斑:麻疹早期的特异性体征。在出疹前24~48小时,在下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上可出现直径0.5~1.0mm大小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出疹后1~2天逐渐消失)。同时常伴有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呕吐及腹泻等(图15-1)。

3.出疹期 皮疹多在发热3天后按一定顺序出现。皮疹初见耳后发际,2~3天渐延及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2~5天遍及全身。皮疹呈充血性,开始为淡红色的斑丘疹,压之褪色,直径2~4mm,散在分布,痒,疹间皮肤正常。出疹高峰期皮疹增多,部分融合,呈暗红色。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高热(体温可达40~40.5℃)、精神萎靡、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咳嗽加剧,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图15-2)。

图15-1 麻疹黏膜斑

图15-2 麻疹

4.恢复期 若无并发症,出疹3天后发热开始减退。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并有米糠样脱屑及棕褐色色素沉着,一般7天后消退。

5.并发症 肺炎(最常见)、喉炎、中耳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心肌炎、脑炎、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并可使原有的结核病恶化。

关于麻疹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正确?______

A.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B.只通过呼吸道传染

C.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

D.感染后可终生免疫

E.潜伏期末2天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性

(二)麻疹与其他出疹性传染病相鉴别

麻疹与其他出疹性传染病相鉴别见表15-1。

表15-1 出疹性传染病鉴别表

续表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病原学检查 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均可做出特异性诊断。

3.血清学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

(四)治疗要点

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预防感染。注意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静脉补液。鼓励多饮水,体温超过40℃者酌情给予小剂量(常用量的1/3~1/2)退热剂,但应避免急骤退热,特别是在出疹期。伴有烦躁不安或惊厥者给予镇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