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知觉的发育
(一)感觉的发育
1.视觉 新生儿出生已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有对光反射,在安静清醒状态下可短暂注视物体,但只能看清20cm内事物,以后视觉发展迅速。1个月时可凝视光源;2个月起可协调注视物体;3~4个月时头眼能较好协调,可追寻活动的物体或人所在的方位,见到母亲表示喜悦;4~5个月开始认识母亲或奶瓶;5~6个月可注视远距离物体,如街上的汽车、行人等;8~9个月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1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2岁时能区别垂线与横线;5岁时能区别各种颜色;6岁时视深度感觉已充分发育。
2.听觉 新生儿出生时由于鼓室无空气、中耳内有羊水,听力差,后随着外耳道液体被吸收而提高,出生后3~7天听觉已相当好;3~4个月时可有定向反应(头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音时会微笑;6个月时能区分父母声音;7~9个月时能确定声源,区别语气及言语的意义;10~12个月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可寻找不同响度的声源;1岁时听知身后视线外声源的能力与成人相似;2岁时可精确区别不同声音;4岁时听觉发育完善。如果听力障碍不能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6个月)内或之前得到确诊和干预,则可因聋致哑。
3.味觉 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很完善,且相当灵敏,能辨别不同味道,对于不同的味道刺激可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如“偏爱”甜食,常伴吸吮动作,酸味引起噘嘴和眨眼,苦味引起吐舌和厌恶表情。4~5个月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为味觉发育关键期,此时应适当添加各类转乳期食物,使其适应多种不同味道的食物。
4.嗅觉 出生时嗅觉中枢与神经末梢已基本发育成熟,1~2周的新生儿已能辨别母亲(有乳渍的)与陌生妇女的内衣气味。3~4个月时就能区别愉快与不愉快的气味,7~8个月时开始对芳香气味有反应。
5.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及深感觉等。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触觉很灵敏,其中较敏感部位是唇、口周、手掌及足底等,刺激后可出现先天的反射动作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等;而前臂、大腿和躯干的触觉则较迟钝。新生儿出生就有痛觉,但反应迟钝,针刺足跟不立刻引起的哭闹反应;2个月后才逐渐完善。新生儿温度觉很灵敏,环境温度骤降时即啼哭,保暖后就安静。
(二)知觉的发育
知觉为人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其发育与听、视、触等感觉的发育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物体、空间、时间、运动等方面。6个月前主要通过感觉认识事物,6个月后随着动作能力的发育及手眼协调,通过看、咬、闻、摸、敲击等活动,逐步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及颜色等产生初步的综合性知觉。以后在语言的调节下发展,1岁末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的萌芽,3岁能辨上下、4岁能分前后、5岁能辨左右。4~5岁开始有早上、晚上、白天、明天、昨天的时间概念;5~6岁时逐渐掌握周内时序、四季等概念,能区别前天、后天、大后天;6~8岁时对与自己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时间概念能掌握得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