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补液护理
1.补液前的准备阶段 全面了解患儿病史、病情、补液目的及其临床意义;熟悉所输液体的组成、性质、用途、配制及配伍禁忌。向患儿家长解释补液目的,以取得配合;对于年长患儿要做好解释和鼓励工作,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对于不配合患儿,加以适当约束或给予镇静剂。
2.做好维持输液的护理 遵医嘱全面安排液体量,严格掌握输液速度,认真数好滴数,有条件者最好使用输液泵,以便更精确地控制输液速度。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警惕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发生。注意有无输液反应,若发现有输液反应,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寻找原因和采取措施。随时观察静脉通道是否通畅,有无堵塞、肿胀及漏出血管外等。
若补液合理,患儿一般于补液后3~4小时开始排尿,说明血容量已恢复;如补注后24小时皮肤弹性恢复、眼窝凹陷消失、口舌湿润、饮水正常、无口渴,表明脱水已纠正;如补液后眼睑水肿,可能输入钠盐过多;补液后尿量多而脱水未纠正,可能是输入含糖液体过多,宜增加溶液中电解质的比例,并及时报告医生,加以调整。
4.注意事项 婴幼儿肺炎补液时输液总量不能过多,电解质浓度不能过高,补液速度宜慢,尽量少用碱性溶液。营养不良伴腹泻时,常为低渗性脱水,且脱水程度容易估计过重,因此补液总量应减少1/3,输入的溶液张力应高些,速度宜慢。新生儿电解质溶液应减少。
【本节小结】
小儿液体疗法是临床护理实践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重点内容,由于涉及数字、计算较多,学习起来普遍感到比较困难。
(1)掌握常用非电解质溶液(5%、10%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
(2)混合液的简单配制及张力,ORS液的张力及构成。
(3)液体疗法的原则。
(4)定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还有总量。
(5)定性:低渗、高渗、等渗。
(6)定速:重视扩容内容。
(7)补钾、补钙、补镁。
(8)观察补液情况。
【目标检测】
1.以下属于等张溶液的是____。
A.5%碳酸氢钠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1∶1液
D.10%葡萄糖溶液 E.口服补液盐(ORS)溶液
2.需配制1∶1液200mL,其配制方法为5%葡萄糖溶液100mL中加入生理盐水______。
A.50mL B.100mL C.150mL D.200mL E.250mL
3.静脉补钾的浓度一般不超过____。
A.0.3% B.0.3‰ C.3% D.2‰ E.2%
4.小儿腹泻的脱水性质不明时,第一天补液可选用____溶液。
A.1/4张 B.1/3张 C.1/2张 D.2/3张 E.等张
5.脱水患儿经补液后血容量已恢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____。
A.皮肤弹性恢复 B.血压恢复正常 C.眼眶凹陷恢复
D.口舌湿润,无口渴 E.尿量增加
6.患儿,1岁,腹泻4天,每天大便20余次。现意识不清,血压下降,无尿。诊断为重度低渗性脱水。补液时应首先给予____。
A.2∶1液(等张) B.2∶3∶1液(1/2张) C.10%葡萄糖溶液
D.5%葡萄糖溶液 E.0.9%氯化钠溶液
7.患儿,男,3个月,母乳喂养,腹泻2个月,大便3~6次/天,稀或糊状,无脓血。食欲好,面部湿疹,体重5.6kg,考虑该患儿是____。
A.急性腹泻 B.迁延性腹泻 C.生理性腹泻 D.饮食性腹泻 E.感染胜腹泻
(8~12题共用题干)
患儿,女,7个月,吐泻4天,大便10~15次/天,呈蛋花汤样,有腥臭味,尿量极少,皮肤弹性差,可见花纹,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厥冷,大便镜检WBC偶见。血清钠135mmol/L。
8.该患儿病原学诊断最可能是____。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B.梭状芽孢杆菌肠炎 C.空肠弯曲菌肠炎
D.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E.假丝酵母菌肠炎
9.该患儿脱水的程度及性质为____。
A.中度等渗性脱水 B.中度低渗性脱水 C.重度低渗性脱水
D.重度等渗性脱水 E.重度高渗性脱水
10.对该患儿进行液体治疗,首批静脉输液应给予____。
A.2∶1等张含钠液20mL/kg B.2∶1等张含钠液100~120mL/kg
C.1/2张含钠液100~120mL/kg D.2/3张含钠液50~100mL/kg
E.1/2张含钠液50~100mL/kg
11.该患儿除上述治疗外,哪项处理正确?____
A.暂禁食4~6小时 B.立即给予止泻药 C.给予大剂量青霉素
D.立即口服ORS E.立即给予足量的营养,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12.该患儿在输液后出现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双膝腱反射消失、心音低钝,则首先应该考虑的诊断是____。
A.低钾血症 B.低氯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磷血症E.低铁血症
13.如果患儿在输液后出现惊厥,则首先应该做的检查是____。
A.测血糖 B.做血气分析 C.测血钙、镁 D.脑电图E.脑脊液培养
【目标检测答案】
第一节:1.B 2.E 3.D
第二节:1.D 2.B 3.C
第三节:1.E 2.D 3.D 4.B 5.C 6.C 7.B 8.A
第四节:1.B 2.B 3.A 4.E 5.E 6.A 7.C 8.D 9.D 10.A 11.A 12.A 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