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护理评估

二、护理评估

(一)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 常由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多在10次以下,每次大便量不多,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样,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多正常,偶有低热,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多在数天内痊愈。

2.重型腹泻 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腹泻发展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及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区别轻、重型患儿腹泻的主要指标是____。

A.病程长短  B.热度高低  C.大便次数

D.呕吐次数  E.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1)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渣样物。腹泻频繁,每天大便10余次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量多、有少量黏液;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和红细胞、白细胞。由于大便的频繁刺激,肛周皮肤可发生糜烂,出现臀红。呕吐患儿因脱水使口腔黏膜干燥及呕吐物残留可发生口炎。

(2)全身中毒症状:发热或体温不升、烦躁不安或萎靡、嗜睡,进而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惊厥、休克等。

(3)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主要表现为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等。

①脱水:由于腹泻、呕吐丢失体液及摄入不足,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脱水(表9-2),因电解质在腹泻和呕吐时所丢失的比例不尽相同而引起不同性质的脱水(表9-3)。

表9-2 不同程度脱水的表现

表9-3 脱水性质

②代谢性酸中毒:腹泻导致大量碱性物质丢失;进食少及肠吸收不良,摄入能量不足,引起体内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脱水时血液浓缩,组织灌注不足和缺氧,致乳酸堆积;脱水使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体内酸性代谢产物排不出;因此,中、重度脱水多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表9-4)。

表9-4 代谢性酸中毒的分度

③低钾血症:人体内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正常血清钾浓度为3.5~5.5mmol/L。由于呕吐和腹泻丢失大量钾离子;进食少,钾摄入不足,体内钾进一步减少;肾保钾功能较差,在低血钾时仍有一定量的钾继续排出;因此,腹泻患儿都有不同程度血钾减少。常表现为精神不振、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出现肠麻痹,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心率增快、心音低钝、S-T段下降、U波,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

④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中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如伴活动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则更多见。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手足搐搦和惊厥,极少数久泻和营养不良患儿输液后出现震颤、抽搐,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可能有低镁血症。

1.当补液纠正脱水和酸中毒时,患儿突然发生惊厥,可能是____。

A.低血钾  B.低血钠  C.低血钙  D.低血镁  E.低血糖

2.患儿腹泻在输液后出现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双膝腱反射消失、心音低钝,最可能发生了什么?____

A.低钾血症  B.低氯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镁血症  E.低铁血症

3.重症肺炎患儿发生腹胀是由于____。

A.低钠血症  B.消化不良  C.中毒性肠麻痹  D.低钾血症  E.低钙血症

3.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

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见表9-5。

表9-5 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

4.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病因复杂,感染、食物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等均可引起。以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最为常见。表现为腹泻迁延不愈、病情时轻时重、腹泻次数和性状不稳定,吐泻频繁时可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由于长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或加重营养不良,故多伴有消瘦、贫血、多种维生素缺乏及继发感染等。

1.不属于轮状病毒肠炎特点的是____。

A.多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  B.多见于秋季  C.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

D.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  E.大便有腥臭味

2.患儿,8个月,呕吐,腹泻3天,大便15次/天。皮肤弹性极差,无尿。血清钠140mmol/L,患儿脱水的程度和性质是____。

A.轻度高渗性脱水  B.重度低渗性脱水  C.轻度等渗性脱水

D.重度等渗性脱水  E.轻度低渗性脱水

(3~6题共用题干)

患儿,女,10个月,足月产,反复腹泻1个月余,每天5~6次;时稀时稠,生后混合喂养;未添加辅食。查体:神志清楚,表情呆滞,体重4.8kg,腹软,腹壁脂肪消失。

3.应首先考虑该患儿为____。

A.轻度营养不良,慢性腹泻  B.中度营养不良,慢性腹泻

C.重度营养不良,慢性腹泻  D.中度营养不良,迁延性腹泻

E.重度营养不良,迁延性腹泻

4.该患儿变化最为显著的血清学指标是____。

A.红细胞计数  B.淋巴细胞计数  C.白细胞计数

D.人血清白蛋白浓度  E.血红蛋白浓度

5.关于该患儿的补液原则,正确的是____。

A.补液总量适量减少,滴速宜稍慢  B.补液总量适量减少,滴速宜稍快

C.补液总量适量减少,保持正常滴速  D.补液总量适量增加,滴速宜稍慢

E.补液总量适量增加,保持正常滴速

6.患儿住院第2天晨起突然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呼吸表浅,出冷汗,首先应静脉注射的是____。

A.氨茶碱  B.洛贝林  C.地西泮  D.葡萄糖  E.地高辛

7.患儿,男,11个月。2015年10月因发热、呕吐、腹泻入院。大便为黄色蛋花汤样,每天10余次,量多,无腥臭味。前囟、眼窝稍凹陷,尿量减少,大便镜检(—)。对该患儿的治疗不恰当的是____。

A.及时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B.补液  C.补钾

D.应用双歧杆菌  E.应用蒙脱石散

(二)辅助检查

1.大便检查 肉眼检查大便的性状如外观、颜色等。大便细菌培养、涂片、病毒学检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有助于明确病原。

2.血液生化检查 血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血钾测定可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必要时可查钙、镁、氯和血气分析,重症患儿还应测尿素氮。

(三)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是调整饮食,控制感染,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1.调整饮食,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根据患儿疾病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如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等。轻、中度脱水可给予口服补液(ORS),中、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衰竭者需静脉补液。

2.药物治疗

(1)控制感染: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病毒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一般不用抗生素。

(2)微生态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抵御病原体侵袭,控制腹泻。常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散等制剂。

(3)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粉(思密达、必奇),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保护肠黏膜。

(4)其他药物:不主张使用止泻剂,因止泻会使毒素滞留肠道,增加吸收,可能会加重病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基金会建议,对于急性腹泻患儿,可给予补锌治疗。

1.有助于维护和修复小儿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是____。

A.青霉素  B.黄连素  C.制霉菌素  D.蒙脱石散  E.双歧杆菌

2.关于小儿腹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及时使用止泻剂  B.及时使用抗生素

C.为减少腹泻,减少饮水量  D.根据患儿腹泻情况,不主张使用止泻剂

E.根据患儿腹泻情况,主张使用止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