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护理评估
(一)临床表现
1.急性泌尿道
(1)新生儿: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多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或体温不升、面色苍白、不吃、呕吐等,症状轻重不一,可为无症状性菌尿或呈严重的败血症表现。
(2)婴幼儿: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常以发热最突出。部分患儿可有膀胱刺激征如尿线中断、排尿哭闹、夜间遗尿等,还可出现尿布有臭味和顽固性尿布皮炎。
(3)年长儿:表现与成人相似,下尿路感染以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为主,全身症状轻微。
上尿路感染多有发热、寒战、腰痛、肾区叩击痛及肋脊角压痛等。
2.慢性泌尿道感染 病程在6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主要是间歇出现上述表现,反复发作者可有贫血、发育迟缓,重症者肾实质损害,出现肾衰竭及高血压。
(二)辅助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取清洁中段尿离心后镜检,白细胞≥10个/HP,即可怀疑为泌尿道感染;有时脓细胞成堆或有白细胞管型。膀胱炎者可有较多红细胞。
2.尿细菌学检查 尿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时取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超过105/mL可确诊,菌落计数在104~105/mL可疑,菌落计数少于104/mL为污染。
3.肾功能 慢性感染者可有不同程度损伤,以尿浓缩功能受损为主,尿比重低、量多,晚期出现血尿、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升高。
1.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取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有诊断意义的结果是____。
A.细菌数大于104/mL B.细菌数大于105/mL
C.细菌数大于102/mL D.细菌数小于105/mL
E.细菌数在102~105/mL
2.判断泌尿道感染的主要检查是____。
A.CT B.尿常规 C.血常规 D.中段尿培养 E.B超
(三)治疗要点
治疗关键是去除病因、控制感染、缓解症状、防止复发和保护肾功能。主要使用有效抗菌药,如为上行感染,首选磺胺类药;全身症状重或血行感染时多选用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类等,疗程共10~14天。开始治疗后应连续3天行尿细菌培养,若24小时后尿培养阴性,表示所用药物有效,否则应按尿培养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用药。停药1周后再做尿培养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