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护理评估
2025年08月10日
二、护理评估
(一)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以早产儿多见。1.一般表现 早期吸乳差,哭声低,反应低下。
2.低体温 体温<35℃,严重者<30℃,腋温与肛温(TA-R)差由正值变为负值。感染或夏季发病者可不出现低体温。
3.硬肿 由皮脂硬化和水肿形成,其特点为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似橡皮样,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硬肿发生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硬肿范围可按: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计算。
4.多器官功能损害 严重时可出现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肺出血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5.病情分度 根据全身情况、硬肿范围、腋肛温差,可分轻、中、重3度(表7-5)。
表7-5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情分度
(二)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尿素氮、肌酐,进行DIC筛查试验。
(三)治疗要点
复温是治疗的关键,逐渐使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同时供给能量和液体、对症治疗及合理用药。有感染者根据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相应抗生素;有DIC时慎用肝素;有出血倾向者给予止血药;休克时积极扩容、纠正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