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护理措施
1.促进营养平衡
(1)去除病因,调整饮食,同时根据患儿营养不良的程度、消化功能和对食物的耐受情况来调整饮食的量及种类。
(2)能量供给。
①轻度营养不良:能量供给一般从每天250~330kJ/kg(60~80kcal/kg)开始,以后逐渐增加直至超过正常量,达每天585kJ/kg(140kcal/kg),待体重接近正常后,再恢复至正常需要量。
②中度及重度营养不良:由于患儿的消化能力弱,对食物的耐受性差,供给量可从每天165~230 kJ/kg(45~55kcal/kg)开始,以后逐步少量增加。待体重恢复,体重与身高(长)比例接近正常后,再逐渐恢复至正常需要量。
(3)蛋白质供给:从每天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至每天3.0~4.5g/kg。鼓励母乳喂养,必要时给予酪蛋白水解物,除此之外,可酌情给予肉末、肝泥、蛋类、鱼粉等高蛋白饮食,但应避免过早给予高蛋白饮食,以免出现腹胀和肝大。
(4)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给予新鲜蔬菜、水果等,以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但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以免发生腹泻。
(5)选择合适的补充途径:如果胃肠道功能好,尽量口服;如果患儿食欲差、吞咽困难、吸吮力弱,可选择鼻胃管喂养;如果胃肠道功能严重障碍,则应选静脉。
2.帮助消化、改善食欲 遵医嘱给予各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和B族维生素等口服药以助消化,也可给予锌制剂,可提高味觉敏感度而增加食欲。
3.预防感染
(1)预防呼吸道感染:与呼吸道疾病患儿分室居住,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减少探视,定期消毒,避免到公共场所和人群拥挤场所。
(2)预防消化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食具要消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餐后漱口等良好卫生习惯。
(3)预防皮肤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内衣、尿布,勤晒被褥。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少,受压部位易发生压疮,要勤翻身;床铺应平整、松软,骨突出部位垫海绵,防止皮肤破损。
(4)病情严重的患儿可遵医嘱输新鲜血浆或丙种球蛋白,以增强抵抗力。
4.观察病情,防止发生并发症 密切观察病情,尤其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在夜间或清晨时容易发生低血糖而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缓慢、神志不清、呼吸暂停等,一旦发生,立即报告医生,并备好25%~50%葡萄糖溶液,积极配合医生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