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护理措施
1.改善呼吸功能
(1)环境与休息:病室通风(应避免对流),空气新鲜,室温应控制在18~22℃,湿度在50%~60%。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患儿应分室收治,防止交叉感染。各种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保持患儿安静,减少耗氧量。
(2)遵医嘱给氧:患儿如有烦躁、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应及早给氧,以改善低氧血症。一般采用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明显缺氧者用面罩或头罩给氧,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不超过50%;给氧时氧浓度不宜过高,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晶体后纤维增生,导致失明。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人工呼吸器。
(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消除肺部炎症,并注意观察疗效及药物副作用。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协助患儿更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1次;协助排痰,用手轻拍患儿背部,具体操作方法五指并拢、掌指关节略屈,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背部,边拍边鼓励患儿咳嗽。若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而排出不畅时,可行体位引流,使分泌物借助重力和震动排出。
(2)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以利于咳出。雾化吸入器中可遵医嘱加入庆大霉素、利巴韦林、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药物,每天2次,每次20分钟。
(3)必要时吸痰,注意勿损伤黏膜,不能过频和过慢(过频可刺激黏液增多,过慢可妨碍呼吸使缺氧加重);不宜在哺乳后1小时内吸痰,以免引起呕吐;吸痰后宜立即给氧(因吸痰刺激患儿咳嗽、烦躁)。
(4)遵医嘱给予解痉、祛痰等药物,促进排痰。
患儿,女,4个月。因肺炎入院。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安静状态下患儿生命体征如图所示。护士对监测结果判断正确的是____。
A.心率、呼吸均正常 B.心率增快,呼吸增快
C.心率正常,呼吸增快 D.心率减慢,呼吸正常
E.心率减慢,呼吸减慢
3.维持体温正常 摄入充足水分,当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退热剂,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4.营养及水分的补充
(1)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防止过饱而影响呼吸。
(2)鼓励患儿多饮水,因水能使呼吸道黏膜湿润,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并有助于黏膜病变的修复及纤毛的运动。
(3)喂食时宜将患儿头部抬高或抱起,防止呛入气管而发生窒息。重症患儿不能进食时,经静脉给予营养,以保证液体的摄入量,避免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
5.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
(1)当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喘加剧、呼吸>60次/分、心率>160次/分、肝在短时间内增大时,应考虑可能发生心力衰竭,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减慢输液速度,控制在每小时5mL/kg,并做好给氧、强心、利尿等抢救准备。若患儿口吐粉红色泡沫样痰,考虑为肺水肿时,可给患儿吸入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
(2)密切观察意识、呼吸、瞳孔等变化,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惊厥、呼吸不规则等,提示颅内压增高,可能发生中毒性脑病,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3)密切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注意有无呕吐、便血等。若腹胀明显伴低血钾,遵医嘱补钾。有中毒性肠麻痹时给予腹部热敷、肛管排气、禁食、胃肠减压等。
(4)若患儿病情突然加重,出现烦躁不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发绀、患侧呼吸运动受限等,可能并发了脓胸或脓气胸,应积极配合医生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
患儿5个月,因发热、咳嗽2天,喘息1天入院。查体:T39.5℃,P150次/分,R50次/分,烦躁不安,面色灰白,两肺有细湿啰音。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1.该患儿首选的护理诊断问题是____。
A.体液不足 B.营养缺乏 C.心排血量减少 D.体温过高 E.睡眠形态紊乱
2.关于该患儿的喂养,下列哪项不妥?____
A.少量多次喂养 B.喂养中可间断休息
C.给予高营养的软食 D.喂奶时可持续高浓度吸氧
E.喂奶后取右侧半坐卧位
3.该患儿入院时,护士对其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时最重要的是______。
A.介绍预防肺炎知识 B.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C.讲解各种肺炎病因 D.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E.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呛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