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护理评估

二、护理评估

(一)临床表现

1.一般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很大,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则重症较多,常于受凉后1~3天出现症状。

(1)局部症状:主要为鼻咽部的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天自然痊愈。新生儿和小婴儿常可因鼻塞而出现张口呼吸或拒乳。

(2)全身症状:发热、头痛、烦躁不安、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称胃肠型感冒),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婴幼儿起病较急,以全身症状为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甚至可因高热引起惊厥,热程在2天至1周。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仅轻度发热。

(3)体征: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图10-1),有时可见下颌和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肺部听诊正常。肠病毒感染患儿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

图10-1 扁桃体肿大

2.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见咽部充血,咽峡部(即咽腭弓、软腭、腭垂等)黏膜上有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体检可见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结膜炎,可伴球结膜下出血。结膜充血明显,但分泌物不多,主要是畏光、流泪,颈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3.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有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其中肺炎是婴幼儿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为链球菌感染,可并发急性肾炎、风湿热等。而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还可引起心肌炎、脑炎等。

(二)辅助检查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水平增高。

(三)治疗要点

强调休息,居室通风,多饮水,补充维生素C。主张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常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疗程3~5天。继发细菌感染或发生并发症者可选用抗生素,常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确定为链球菌感染或有风湿热、肾炎史者,用青霉素10~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