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 述
急性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和(或)外周性的呼吸生理功能障碍,出现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呼吸衰竭是儿科重要的危重急症,死亡率较高。
临床上依据血气分析结果将呼吸衰竭分为两种类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即单纯的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即PaO2<60mmHg(8.0kPa),PaCO2正常;见于呼吸衰竭的早期和轻症;Ⅱ型即缺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即PaO2<60 mmHg(8.0kPa),PaCO2>50 mmHg(6.65kPa),见于呼吸衰竭晚期和重症。
关于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
A.PaO2<60mmHg(8.0kPa),PaCO2正常
B.PaO2>60mmHg(8.0kPa),PaCO2正常
C.PaO2<60mmHg(8.0kPa),PaCO2>50mmHg(6.65kPa)
D.PaO2>60mmHg(8.0kPa),PaCO2>50mmHg(6.65kPa)
E.PaO2>60mmHg(8.0kPa),PaCO2<50mmHg(6.65kPa)
(一)急性呼吸衰竭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分中枢性和周围性两大类。
1.中枢性呼吸衰竭 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为呼吸驱动障碍,呼吸器官本身可正常,如颅内感染、颅内出血、脑损伤、脑肿瘤、颅内高压等,病变累及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节律改变,通气减少。
2.周围性呼吸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由呼吸器官病变所致,如喉头水肿、肺炎、肺不张、支气管异物以及呼吸肌麻痹、胸廓病变、气胸、胸腔积液等病变,可同时发生通气和换气障碍。
(二)不同年龄呼吸衰竭的病因
不同年龄呼吸衰竭的病因有较大的差异,常见的原发病变有以下几种。
1.新生儿 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
2.2岁以下小儿 支气管肺炎、哮喘持续状态、先天性心脏病等。
3.2岁及2岁以上小儿 中毒、溺水、损伤、脑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