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本土资源特色
竹子是大自然的产物,自古以来,我们的生活就与竹子息息相关,竹制品在生活中很多。我们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与“竹子”相关的体育主题活动,通过观察、讨论、欣赏、制作以及体育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竹文化的兴趣与情感。
1.跳竹竿——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指南》中要求发展锻炼幼儿的动作,这也体现了《指南》所提到的幼儿“体”的发展。在跳竹竿运动中,能够很好地锻炼幼儿跑跳协调能力,也能锻炼幼儿的灵活性。将一根竹竿水平放置一定高度,让幼儿助跑后跳过竹竿进行比赛,看哪一位幼儿跳得最高便胜出。在幼儿跳竹竿过程中,指导他们助跑到与竹竿一定距离后,起跳跳过竹竿,经过多次的锻炼,幼儿们都能够轻松越过竹竿,从而发展了他们跑跳的协调能力。而在跳跃的过程中,身体要保持灵活,不能接触到竹竿,这也锻炼了幼儿的肢体灵活性。
2.踩竹高跷——发展平衡能力
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也是《指南》所提出的要求,幼儿的平衡能力从很多动作中可以体现出来,如走路、单腿站立等。为了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我们用“踩高跷”来对幼儿进行锻炼。然而幼儿第一次接触高跷,不乏有些孩子有不解以及畏惧的心理。选取竹子作为高跷的原材料,让幼儿见到高跷就有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使得他们不畏惧、不抵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玩踩高跷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开心,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户外活动,我发现幼儿的平衡能力都有所提高。
应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的体育活动,首先能够应用幼儿最熟悉的东西来吸引他们的兴趣,为体育游戏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能够在制作体育器材的过程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总之,“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以及艺术”是《指南》中明确提出的幼儿应学习和发展的,其中健康作为第一个被提出,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体育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来说格外重要,我们针对幼儿体育游戏开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燕红.以幼儿为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核心要义[J].教育导刊月刊,2013(3):15-20.
[2]贺玉杰.让幼儿体育游戏焕发新的生命力[J].赤子:上中旬,2015(8).
[3]钱丹.幼儿体育游戏的创新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97):194-194.
[4]王晋明,刘康超.浅谈幼儿体育游戏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9):245-246.
[5]李贵森.创新性幼儿体育游戏案例分析及推广可行性研究[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8):207-208.
[6]张立辉.利用废旧材料自制幼儿体育活动玩教具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6):29-30.
[7]周雪晴.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幼儿园体育活动[J].儿童与健康,2015(7):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