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评价,避免单一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恰当的评价,不仅能促使幼儿改进和转变,还能促进幼儿创造力的不断发展。评价的恰当与否影响着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坚持,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巨大。但笔者通过在幼儿园的大量观察,发现部分幼儿园教师在操作活动中仍简单地用“好不好”“像不像”“美不美”等标准来评判幼儿的作品。另外,有的幼儿园教师在执教过程中,甚至忽视教学活动的生成,不惜以扼杀幼儿的创造性想象为代价,来实现预设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因此,为促进幼儿创造力的不断发展,对于幼儿创造力的评价应客观而全面地进行,尽量避免绝对化和单一化。首先,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多尝试、多探索,不是片面地看作品像不像或美不美,而是要重视作品的创造性意识,鼓励幼儿自由创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能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感受,而不是仅限于教师的范例。其次,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特别是低结构的游戏材料,要鼓励幼儿大胆地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对材料进行任意的操作,对幼儿命名或功能解释中与众不同而又不失合理的想法和答案,教师要加以鼓励和表扬。最后,教师还要善于抓住一日活动的其他环节中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引导幼儿之间、幼儿自己、幼儿家长进行正确的、全面的评价,从而促进幼儿创造想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小英.日中两所幼儿园5岁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对比研究[J].幼儿教育,2010(10).
[4]王小英.幼儿园创造教育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5]韩秀英.儿童创造力训练理论与实践[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
[6]洪梅.对孩子来说创造意味着什么?[J].父母必读.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