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树立自信

三、情感体验,树立自信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将教育与情感的关系比喻为池塘与水的关系。他指出,“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思维活跃、敏捷、深刻、想象丰富,幼儿如果在愉悦的状态下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将会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师的“教”事半功倍。因此,在美术教学的各个领域、环节中,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美术的教与学。幼儿美德是由教师爱的关注与鼓励而形成的。由此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如:在绘画过程中幼儿遇到困难,我们还可以手把手地教他,并在教的过程中用眼神、轻抚等激励的方式告诉幼儿“画得不错”,让幼儿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增进对老师的情感,同时让幼儿由爱老师延伸到喜欢绘画活动。这样,幼儿会有一种爱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

情感有时就像催化剂一样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例如:自信心。自信心是指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是人们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幼儿也不例外,尽管小班幼儿年龄小,性格单纯天真,但他们也有个性。要想让小班幼儿充分享受绘画活动中的情感体验,首先就要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这样的体验和感受:不管自己会不会画,也不管自己画得好坏与否,我们都会在活动中倾注一腔爱心,给予自己亲切耐心的指导。在活动中,我经常发现,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不管你给多大的纸,有些幼儿总是把主题画得很小,或者画在纸的一角。尽管有些作品从技巧上看比较欠缺,但是这样的作品也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画面上的每一根线条、形状和色彩都传达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在绘画活动中,作为引导者、参与者的我们时刻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幼儿细微的进步,并用鼓励的言语对他的进步表示肯定,让幼儿在小小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