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空型投掷游戏:发射火箭炮

四、投空型投掷游戏:发射火箭炮

玩法:投掷架放置在地上,孩子们站在距离1.5到2米的地方向投掷架上的空心圆进行投掷,成功投过空心圆的为胜利。

器械制作:投掷架用pc管、纱幔、塑料圈制作,架子高180厘米,上方横梁100厘米,做成门洞的样子,下面用80*100厘米方形架子,作为底座,连接上门洞部分,制作出投掷架基本部分。在门洞的上部用纱幔蒙上100*140厘米的面积,在纱幔的中间固定好直径60厘米的塑料圈,塑料圈里的纱幔掏空。一组投掷架可以将中间的塑料圈设置成不同高矮的,利于游戏的开展。火箭炮用酸酸乳一类的饮料瓶制作,饮料瓶清洗消毒,一块30*30厘米的彩色布,中间部分对齐饮料瓶口,把饮料瓶包起来,接下来把瓶口部分用细绳紧紧地扎住,把包瓶身的布卷回来和瓶口外的布重叠,用剪刀把布对着瓶口直剪12厘米成细条,做成前端是饮料瓶,后端是有漂亮布条做坠子的火箭炮。

我们把这些自主设计的实用投掷游戏实际投入开展活动时,孩子们一开始很喜欢,对每种游戏都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活动,可是过一段我们就发觉有的游戏器械设置不合理,同时也出现了有的孩子觉得困难,有的孩子觉得单调,没有多少兴趣了的情况。怎么才能提高投掷游戏活动的有效性呢?我们通过思考、尝试、总结,采用了多种游戏动作、器械结合的方法;创设情景,设计故事情节进行游戏的此类玩法综合创新,效果很好,孩子们的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达到了游戏活动的目的,在此我举例介绍。

炸碉堡游戏一开始我们设置的用一个轮胎放地上作为碉堡,孩子们用手榴弹进行投掷,很快我们就发现用纸芯筒和纸球做的手榴弹太轻,弹性好,投进轮胎里面也很容易弹出来,一组10个投掷只能进一两个,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游戏难度。我们就改为沙包作为炸药包来进行投掷,沙包投进一般就不会跳出来,孩子们的投掷兴趣一下就高涨起来了。我们发现孩子们喜欢用手榴弹,不能用,他们觉得很可惜。接下来我们又进行改进用两个轮胎重叠起来,用手榴弹进行投掷就容易一些了,现在孩子们就能用喜爱的手榴弹进行游戏了。在孩子们对此游戏有些兴趣降低的时候,我们又增加了创设情景,设计故事情节,结合其他的动作训练:我把孩子们分成男孩和女孩两队,分别排列在游戏场地两边,来开展比赛。场地分为4个赛道,每个赛道终点处是两个轮胎重叠的碉堡,(碉堡里有敌人在用机枪在巡视),起点处放置一个篮子,孩子们从起点出发,在篮子里捡起一个手榴弹,从起点处匍匐前进(为了避免敌人从高高的碉堡里发现我们),爬行6米,到画线处起立(来到碉堡跟前,敌人就看不到我们了),站在线后,向前方1.5米处的碉堡里投掷,投进碉堡里,就是炸死一个敌人,记一分,男孩,女孩轮流每次派4个人进行游戏,两队分别累计分数,到两边都进行游戏完毕,比较分数,分高为胜,此局胜利,比赛3次,3打2胜。

这样不断改进下来,游戏设计越来越完善,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每次做这个游戏都能看到孩子们的全力以赴,高声加油,取得胜利后全组的欢呼雀跃,我们也惊喜地发觉孩子们有了动作敏捷性和准确性、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同伴合作的进步,自信心的提升,这是对我们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创新及和实施途径、方法和策略研究的大大的肯定,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刘晓雯.基于儿童天性的小幼衔接期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2]于海臣.儿童精神发展视角下“幼小衔接问题”的审视[J].阴山学刊,2015(5).

[3]孟繁慧,张代玲.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

[4]张静.如何顺利进行幼小衔接[J].现代交际,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