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科学组织幼儿进餐

(四)幼儿园教师科学组织幼儿进餐

1.营造进餐环境

良好的进餐环境能够增强幼儿的食欲,促进幼儿对食物消化吸收。

进餐前,提醒幼儿用肥皂正确洗手,清洁消毒餐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极为神秘的表情、语调为幼儿介绍当天的饭菜,引起幼儿的食欲。

进餐时,不宜把饭菜盛得太满,以免让幼儿心生恐惧。幼儿喜欢一次又一次自己去添饭,并自豪地说:“我吃了三碗。”因此,在给幼儿准备第一碗饭时要根据幼儿的饭量盛的适中,留下机会让幼儿自己添饭,以培养幼儿吃饭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

就餐过程中,不能因为幼儿吃饭速度慢而去催促他,这样会使幼儿的情绪紧张,不利于进餐;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开心、轻松地进餐。在进餐的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情绪变化。如果发现幼儿有挑食行为,不应批评幼儿或者强迫幼儿进餐,而应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幼儿改变挑食行为。就餐时,给予每一位幼儿及时的鼓励,让幼儿感觉就餐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在轻音乐的伴奏下进餐,可以使幼儿增强食欲。

2.介绍饭菜营养

餐前形象介绍,引发幼儿的食欲。比如,在幼儿吃茄子前,告诉幼儿茄子中有一种东西对身体非常有帮助,能让小朋友变得更健康、聪明。再如,通过儿歌《白米饭》教育幼儿不浪费粮食。

3.指导独立进餐

让幼儿独立吃饭,是幼儿期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能力,锻炼自我保护能力。”“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所以,我们在班级里就大量地开放了活动区,里面投放的材料更多的是厨房用具和便于操作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