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乡土资源进行主题环境创设活动

二、运用乡土资源进行主题环境创设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农村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资源,在老师和幼儿的共同合作下,我们巧妙地把这些乡土资源进行加工改造,创设出与幼儿生活学习相适应的环境。

在我们幼儿园的走廊上,有用草帽、蒲扇经过装饰造型制作的物品。用玉米秆剪裁成长短不一的小棍,外面涂上漂亮的颜色制作成风铃。外墙上全是用稻草、树叶、树枝、玉米须、各种豆类做的手工艺品。一走进幼儿园就感觉农味十足。这样的环创让孩子们学会了勤俭,学会了珍惜和利用资源,也让孩子学会了创造,通过自己的创造让乡土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

主题环境对活动进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好的环境,它为教师提供了向幼儿传述教育意图的途径,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给了教师一个了解孩子发展的窗口。比如: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从哪里来”中,我们收集了花生、水稻、小麦、高粱的生长全过程实物,包括:这些农作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做成网络图,让幼儿去和墙面“对话”,关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在“多彩的秋天”主题环境创设中,我们让家长带来了一些“秋天的农产品”的实物,带幼儿出去秋游拍成照片,让孩子们捡一些树叶、果壳进行树叶、果壳贴画,我们把美丽的秋天景色拍下来,和孩子们一起布置成一个漂亮的主题墙。通过一系列主题墙的创设,孩子们随时可以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探索和发现,这样既发展了孩子的探索能力,又提高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这些“环境”成了幼儿想象和思维的原材料,为幼儿创造了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