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简介
《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这本书是由.邵敬敏著创作的,《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共有299章节
1
自 序
我是1966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毕业的,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中央文化部艺术局到浙江金华浦江县文化馆,前前后后折腾了12年,一直到1978年考取杭州大...
2
目录
目 录 自 序 一、虚词新探索 《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编撰的创新思路 一、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现状及研究意义 二、《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编写方法论的创新 三、“定位框架...
3
一、虚词新探索
...
4
《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编撰的创新思路
...
5
一、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现状及研究意义
汉语语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仅虚词特别丰富多彩,而且语义功能相当复杂多变,所以汉语学习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准确理解并运用虚词。 新时期30多年来,受...
6
二、《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编写方法论的创新
以往所有虚词词典的编撰,基本上只是列举词义与举例说明,最多进行一些近义或反义辨析。因此,即使词义的解释是准确的,碰到具体的句子,也常常无法对号入座,也无法熟练运...
7
三、“定位框架”的理解
“框架”建立的成败是我们这部虚词词典的关键。确立了框架,就能给虚词定位,就能定性,就能定义。“框架”的确认就给了我们一张寻路的地图,一把开门的钥匙。 虚词词典编...
8
(一)语音框架
轻读和重读,就构成不同的框架。例如关于副词“可”。 【框架1】“可1”重读,加重语气,跟上文构成“顺承”关系,并且略带有一种夸张的语气。作为一种新的重要的信息告...
9
(二)句法框架
即该虚词出现在句中的前言后语的结构条件制约。比如副词“才”,表示对时间早晚、年龄大小等主观判断,数量词出现在“才”的位置前后是至关紧要的。 【框架1】凡是时间词...
10
(三)语义框架
包括词义的褒贬、感情色彩的区别。例如“太”如果修饰贬义形容词A1,表示过分的A(太可恶了);如果修饰褒义形容词A2,就可能歧解(太漂亮了):过分或者超常。如果修...
11
(四)语用框架
语用在虚词词义的确认方面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也”表示的是类同义,通常后句用“也”,与前句在句法或者词语方面有某种类同之处。例如: (1)他唱了一支歌,我也...
12
(五)认知框架
认知,包括说话者的期望和不期望等。例如“别下雨了!”可能存在歧义,一是祈求不要下雨;二是猜测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可能发生了,关键就在于认知的预设差异。 【框架1】否...
13
四、“语义制约”“话语环境”以及“历史演变”
在研究观念上,我们认为特别需要有一个重大的突破:一是观察的视角需要深化,即不仅注意句法结构的特点,而且更要考虑语义制约,这是以往语法虚词诠释最忌讳最不愿接触的因...
14
五、《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编撰的实践
...
15
(一)广义的虚词观
我们所谓的虚词,不同于传统的和教科书的虚词(其定义是“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属于广义的虚词,即排除实体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叹词、拟声词)之外的所...
16
(二)编撰方法的改进
在具体编撰方法上,改进的是三点:即在建立若干“框架”的基础上,设立“比较”“注意”“总结”等项目,强化类义比较;添加注意事项;适当总结规则。 1.虚词的“类义比...
17
(三)本词典的特色
近30年来汉语虚词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我们必须充分吸收1978年以来汉语虚词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综合吸取有关研究成果,运用我们严格的科学的方法进一步沙里淘...
18
参考文献
陆俭明、马真 1999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语文出版社。 吕叔湘主编 1999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马 真 2004 《现代...
19
关于汉语虚词研究的几点新思考
...
20
一、重新审视虚词在汉语语法中的定位和作用
虚词在汉语整个语法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中国语言学界应该是个主流观点,然而其重要性到底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到了1985年,朱德熙先生在...
21
二、“广义虚词”说及其理论意义
如何区分实词和虚词,历来争议颇大,判定的标准也是众说纷纭。目前主流看法是采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凡是能够充当六大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是实词,反之,不...
22
三、虚词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直走在汉语研究各个分支领域的最前头,关键是它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在更新,在变化。一方面注意吸取海外最新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也特别注重从汉语事...
23
1.虚词的多角度比较研究
“比较”是语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虚词研究方面,比较的应用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马真最新的研究成果《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24
2.虚词的语法化与词汇化研究
虚词研究不仅仅是当时当地的单维研究,还涉及历时和地域的立体三维研究。尤其是历史的演变,包括语法化和词汇化,以及方言的虚词研究及其比较。这是把现代汉语语法跟汉语史...
25
3.虚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
所谓“主观性”就是指当说话者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或对外界的看法时,在客观性基础上凸显自己的主观意图和情感。包括:主体特定的视角、客体特别的背景、主体对客体特殊的...
26
4.虚词应用性研究的强化
虚词,尤其是常用虚词,义项细腻隐蔽,用法复杂多变,无论对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学习和运用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编撰虚词词典成为一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近年来主要出版...
27
四、汉语虚词研究前景展望
汉语虚词研究势头很猛,研究的主战场从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发展到20世纪与21世纪交叉时期的上海,近年又蔓延到了南粤广州,逐步形成了全国开花、“北上广”为核心...
28
参考文献
李凌梅 2017 2000年以来汉语虚词研究综述,《现代语文》第11期。 邵敬敏 2003 汉语虚词研究的一个新起点——评《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汉语学习》...
29
副词释义的精准度及其方法论探讨——以描摹情状副词群“X然”为例
...
30
一、《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的创新思路
掌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现代汉语教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1978以来,出版了多种各具特色的虚词词典,比如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现代汉语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