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素异同对比法
不少近义虚词往往属于同一词族,即其中一个语素相同,另外一个语素不同。区分时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采用“语素异同对比法”。
1.比如副词“私下”与“私自”,都表示暗地里瞒着别人去做某事。例如:
(1)他私下给了对方一笔钱。
(2)他私自给了对方一笔钱。
两个副词都有“私”这个语素,说明这是“不公开”“私底下”的,不同点就在于另外一个语素:“下”指的是“下面”,从方位义虚化为社会性的“暗地里”,即侧重于“封锁消息,不让别人知道,保密”,往往倾向于中性,不存在明显的贬义;即使有点不以为然,其语义倾向也是不明显的。“自”强调的是个人意见,有“自作主张”“自以为是”的意思,往往隐含“没得到批准或同意”,甚至可能是“违法乱纪”,指责义比较明显。比较例(3)与例(4),就能够发现“私自”与“私下”尽管能够替换,其实语义的倾向是不同的。例如:
(3)私自(私下)签署协议。
(4)近些年因私自(私下)堕胎而出人命的事并不鲜见。
因此当句义中性甚至褒义时,就只能用“私下”而不能用“私自”;反之,如果有贬义而行为其实是公开的,则只能用“私自”不能用“私下”。例如:
(5)父亲私下(*私自)给我一笔钱表示支持。
(6)成员国的大使们是私下(*私自)取得一致的。
(7)雁鹅未经同意私自(*私下)闯进主人的卧室。
(8)你们没有权利私自(*私下)上门调查。
2.“逐步”与“逐渐”。前者表示主观上有意识地一步一步地(有步骤地),有条不紊地进行。主体是自主的,客体是可控的,全部工作是有计划性的,并且所有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例如:
(9)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把我国人口出生率降下来。
(10)现在回族在衣饰、姓名、习惯等方面都逐步汉化。
“逐步”也可以表示客观上一步一步地实现,主体不是自主的,或客体是不可控的,变化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但无计划性。例如:
(11)长年累月,百万年过去了,这块不可思议的“黄地毯”也就逐步形成了。
(12)每一个细胞经过发育逐步成为胚胎。
(13)影响到1973年,恶果逐步暴露出来了。
而“逐渐”则表示事物的变化不是突然发生,而是有个比较长的变化过程,通常没有明显的计划性和阶段性。例如:
(14)大家发现炒房子、炒股票好像来钱容易,于是就逐渐(?逐步)不务正业了。
(15)日全食时,月球边缘逐渐(?逐步)“切割”太阳圆面。
(16)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逐步)靠近,月亮逐渐(?逐步)“消瘦”起来。
(17)这说明几块大陆曾经连在一起,后来才逐渐(?逐步)分开。
比较“逐步”与“逐渐”,都表示变化不是一步到位的,有个过程,因此两者在客观性上可以互换而且意义相近,但是如果跟表示主观性的词语组合,由于语义特点不同,组合的合法性就不同了。
3.再如“即兴”与“即席”,语义也非常接近。都表示事先毫无准备,临时实施某种表演性行为,主要修饰技艺性动词“创作、表演、演讲、发挥”等。例如:
(18)怒族人的诗歌大部分是即兴(即席)编唱。
(19)在首映式上,史密斯即兴(即席)演唱了几首说唱歌曲,受到影迷的热烈欢迎。
(20)哪有什么金口玉言,即席(即兴)讲几句话就句句准确?
(21)刘海粟应邀即兴(即席)作了《中国绘画上的南北宗》的讲演,并即席(即兴)挥毫示范。
表面上看,两者似乎差不多,而且以上四例中,这两个副词也确实可以互换。但是,关键是前者凸显的是“兴趣”,凭感觉随兴发挥;后者强调时间和地点上的即时就地(席位)。因此,后者因为往往受到场地的限制,通常只能修饰“演讲、挥毫、绘画”等较小空间的活动;前者的活动范围就不太受到限制,还可以修饰文艺、武术、体育等表演类动词。例如:
(22)这里,本报采访组走出会场来次即兴(*即席)采访。
(23)觉得语言不足以表达情绪时,便即兴(*即席)亦歌亦舞。
当然,如果我们用语义特征来加以分析,也会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两者的使用频率也呈现分化局面,“即兴”明显高于“即席”,有关数据统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