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2025年09月26日
三、虚词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直走在汉语研究各个分支领域的最前头,关键是它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在更新,在变化。一方面注意吸取海外最新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也特别注重从汉语事实出发,挖掘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显示出中国学者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进入21世纪,汉语虚词研究的步伐像高铁一样,显然提速了。无论研究的广度、深度,还是力度、锐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北京主要是以语言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两个团队的虚词研究为主,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最高研究水平。特别是陆俭明与马真两位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专心于虚词的研究,带动了整个虚词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此外,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因其释义的准确到位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新旧世纪的交接点上,上海形成了以张斌与范开泰、齐沪扬牵头的上海师范大学虚词研究团队,出版了《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其中尤以张谊生的副词研究独步天下。
21世纪以来,广州则开始形成以暨南大学为主的研究团队,围绕着编写《汉语虚词框架词典》,发表数十篇论文,致力于为虚词释义建立不同角度的“框架”(语言条件),在广义虚词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并在理论与方法上作了大胆的探讨。
显然,目前已经形成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汉语虚词研究中心,他们的经验是:既要有自己的带头人,也要有自己的研究团队;既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也要有理论方法的突破;既要有深入的个案研究,也要有各种类别的深入研究与比较研究、词典编撰等多方面的突破,这样才能花开满园,硕果累累。
我们认为,在汉语虚词研究方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需要做。在理论和方法上也有许多可以总结和进一步发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