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的类别以及“说”的分化
该框式结构中的X,高频出现的是单音节性质形容词。除此之外,我们发现部分动词以及少数名词似乎也可以进入这种构式。但是一般动词,尤其是动作动词,以及一般名词原则上都不行。因此,对某些似是而非的格式,我们需要进行仔细鉴别。
1.X是动作动词。例如:
(1)说了走也不走,到底是要干嘛,一群人围观你,谁也不说话。(百度贴吧:云净天空)
(2)说好就此放手,说好不为彼此停留,可回忆说走又不走。(推一把:发发牢骚)
(3)说走就不走,长途车司机嘴里说着9小时没动地。(青岛新闻网,2007-02-16)
(4)“怕什么,说死也不准死。姐,你还迷信哩!”(冯德英《迎春花》)
这里的类似格式,由于可变项是动词,可以标为“说V(也)不V”,称为“构式2”,形式上似乎跟可变项是形容词的“说X也不X”(构式1)相似,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构式。
第一,构式2里的“说”是真的言说动词,V真的是指“说话”的具体动作行为;构式1里的“说”正如上一节所指出的那样,并非真的说,而只是表示“认为”,动作属性已经虚化了。第二,构式2的“说V”没有假设义,是实现了的言说行为,因此不能添加假设连词“要”,动词V后面还可以跟“了”,如例(1)。第三,在前半段与后半段之间,不一定是“也”连接,可以是“又”,如例(2),也可以是“就”,如例(3);第四,后半段的动词前还可以插入其他的副词或者助动词,如例(4)的“准”。换言之,这个格式其实不是严格意义的框式结构,只是普通的句法结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格式表示的语法意义也跟构式1完全不同。它表示:某人尽管说了要V,但是不实施V。这里既没有辩驳义,也没有否定“V”的意思,而显示说话者对某人“不V”不满的心态。
我们可以运用上一节所设定的标准来鉴别,发现构式2不能成立:
说走也不走→*尽管某些人说走,其实我认为(也)不走
构式2根本无法进行这样的变换,因此可以认定这一格式不属于构式2。
2.心理动词。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说”是真的在说,属于言说动词。这样就跟上述一般的动词一样,构成的是构式2。例如:
(5)你说爱我又不爱我,何苦要给我折磨?(作词:金生水《你说爱我又不爱我》)
(6)我本心是很讨厌聊天的,你信么?算了,我说信你也不信。(百度空间,2011-7-13)
第二,“说”已经虚化,而且心理动词由于可以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具有程度属性,跟性质形容词有一致性,因此,这里的格式应该属于构式1。例如:
(7)说喜欢也不喜欢。(百度搜索)
(8)说不恨其实我很恨她也很爱她。(百度贴吧:有一种爱叫放手吧)
我们在百度、人民网、CCL语料库上进行检索,这样的例句极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起码说明使用的频率不高。
3.陈述化的名词。“说男人也不男人”“说名牌也不名牌”,这样的类型可以进入我们上述变换鉴定格式:“尽管某人说是个男人,其实我认为他不像男人。”“尽管某人认为是名牌,其实我觉得不是名牌。”而且构式义也表示辩驳兼评说义,肯定了“不N”的看法。所以应该属于构式2。
这里的名词,我们看作“陈述化的名词”,指部分名词性质属性比较强,在主谓格式充当谓语这样特别的句法结构中可以直接受否定副词的修饰,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不(是/像)情人”中“是/像”的语用省略,说明这里的名词已经陈述化了。但是实际使用的情况并不多,我们在百度、人民网、CCL语料库中进行检索,几乎没有发现类似的例句。要注意的是“说”在表示“认为”时,也可以不出现。例如:
(9)再说他们的关系情人不情人,朋友不朋友,说深不深,说浅也不浅,礼物的价值很不好确定。(池莉《来来往往》)
(10)男不男女不女,不知道都是些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