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结语
2025年09月26日
七、结语
“说X(也)不X”构式义的实现必须关联上下文,这也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共性,人们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Sperber&Wilson,1986;Wilson&Sperber,1993)。因此,关联学说对我们分析框式结构的主观情态义也是至关紧要的。
总之,“说X(也)不X”,这一种构式之所以在口语里盛行,我们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二是中国文化里的话语策略;三是中国哲学里的中庸之道。
换言之,我们即使在辩驳时、在表达不同意见时,要考虑照顾对方的情绪,需要尽量客气一些,“说X”是复述他方或对方的看法,“(也)”显示了比较婉转的口气,有利于推出“不X”自己的否定看法,a则进一步补充说明,强化自己的论点,从而构成完整的事件评述。这样既顺着对方的话题,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也更易于让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简单地说,就是针对同一事件,原则不能放弃,但是口气要温和,说话要有策略。这样不仅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也会让自己的看法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