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指问与反问句的转化关系

二、特指问与反问句的转化关系

特指问的疑惑是真的不知道,疑问词是疑问的焦点。问题是这个疑惑跟询问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既有疑惑,也是询问,要求对方明确地给以回答。因此,特指问构成的反问句就不可避免地有其自身的特点:

1.对特指问来说,要理解为反问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特指问的疑问代词代表的是未知信息,是个传递疑问信息的强式标记,人们在识别时特别容易理解为对方希望获得某种答案。因此,上下文语境对特指疑问句构成的反问句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比如:

(1)a.谁要钞票?

b.谁要钞票?要现大洋!(老舍《老舍剧作选》)

(2)a.吃什么呢?

b.我不弄点钱来,吃什么呢?(老舍《老舍剧作选》)

比较例(1)例(2)的ab两个问句,a句都是普普通通的特指问句,b句补出上下文,就清楚地看出这两句其实都是反问句。这类反问句跟一般的特指问在形式上没有任何区别,这时就必须依赖于上下文语境,否则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再如:

(3)(个体,)谁给你党票?(北京人的自述)

(4)(都快到更年期了,)嫁什么人呢?(北京人的自述)

(5)(她没有说,)你们怎么知道她要嫁人呢?(曹禺《曹禺选集》)

(6)(因为性生活不协调的,)你知道有多少?(北京人的自述)

(7)(四凤在这里又没事,)我为什么不带她走?(曹禺《曹禺选集》)

(8)我上哪儿去?(我不认识人,我没有钱。)(曹禺《曹禺选集》)

以上例句孤立地看,都是一般的特指问句;联系上下文,这些特指疑问句都是反问句,对特指问转化来的反问句,语境是至关紧要的,上下文制约了常规特指问与特指反问句的对立。

其次是必须密切联系语音情况,尤其是重音所在点。如果重音落在特指问的疑问代词上,则为常规特指问;如果不落在疑问代词上,或者重音超强,则可能就是反问句。例如:

(9)谁让你走的?

(10)你怕什么?

由于常规特指问的疑问代词属于疑问信息的焦点所在,因此重音必然落在这一疑问代词上。一旦重音移动,不在疑问代词上,句子的焦点就会转移,这标志着反问句的形成。例(10)如果重音落在“什么”上,是真性问;如果落在“怕”或者“你”上面,就是反问句。此外,超强重音也是反问句的一个重要标记。比如,“谁”或者“什么”特别重读,就是反诘问句。需要指出的是,反诘副词在特指疑问句的转化中不起作用,换言之,特指疑问句不能添加反诘副词。例如:

*(11)难道谁让你走的?

*(12)难道你怕什么?

例(11)根本不能成立。例(12)似乎可以成立,但是这里的“什么”显然不是疑问用法,而是特殊用法,属于疑问代词的虚指,回答必须是“是”或者“不是”。

2.由疑问代词虚用构成的问句,表面上好像也是特指问,其实不然。换言之,句中的疑问代词属于任指、虚指等,并不承担任何疑问信息。例如:

(13)十五六岁的人逃犯……谁不嫌丢人?(北京人的自述)

(14)大家不怕,我怕什么?(北京人的自述)

(15)您看,哪个不说她年轻,好看?(曹禺《曹禺选集》)

(16)我骗你干吗?(老舍《老舍剧作选》)

(17)可是吃不上饭,怎么教书呢?(老舍《老舍剧作选》)

(18)在那里,劳改的,判刑的,什么人没有?(北京人的自述)

应该承认,疑问代词构成的特指问转化为反问句还是很方便的,也是很普通的。尤其是在某些条件下。例如句中带有能愿动词“敢、肯、会、能”等,或者否定句式,句中带有否定词“不、没、别”。例如:

(19)奇怪,怎么这个地方会有鸡叫?(曹禺《曹禺选集》)

(20)连公民权都还没有就成了阶级斗争的对象,谁不怕?(北京人的自述)

要注意的是,特指问常常构成混合型的反问句,换言之,既具有一般问句的询问含义,也可以理解为表示否定语用倾向的反问句。这样,就显得反问的语义不那么强烈,口气比较和缓,同时,也可以让对方有解释申辩的余地。例如:

(21)太太,怎么您下楼来啦?我正要把茶送上去呢!(曹禺《曹禺选集》)

(22)什么都改良,为什么钱不跟着改良呢?(老舍《老舍剧作选》)

(23)有人又怎么样?住在这个对方还怕人?(曹禺《曹禺选集》)

(24)义务劳动,种种树有什么不好?(北京人的自述)

例(21)“怎么您下楼来啦?”的意思是你不应该下楼来,但是似乎也可以理解为询问下楼的原因。例(22)“为什么钱不跟着改良呢?”的意思是钱也应该改良,都是也可以理解为询问不改良的缘由。这类反问句兼具询问句的特色,可以看作混合型的疑问句,这样,就显得反问的语气不那么强烈,口气比较和缓;同时,也可以让对方有解释申辩的余地。所以,鉴别是不是属于反问句,必须借助于上下文语境。至于简略特指问句,例如“人呢?”“他不去呢?”绝对不能转化为反问句。因为本身已经确有所问,只是省略了疑问代词。

总之,疑问代词虚用的问句,由于疑问代词并不承担疑问信息,所以,这类问句一定是反问句。一般的特指问句构成反问句,往往是混合型的,句中如果带有能愿动词“敢、肯、会、能”或者否定词语,比较容易构成反问句。简略特指问句则绝对不能构成反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