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句的语义新解及其启示
2025年09月26日
“除了”句的语义新解及其启示
汉语语法学界对“除了”句有过不少研究,最有影响的是以《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2010)为代表的“三类说”:
a.排除特殊,强调一致。后面常用“都、全”等呼应。例如:
除了老王,我都通知到了。
b.排除已知,补充其他。后面常用“还、也”等呼应。例如:
这儿懂英语的,除了他还有两个人。
c.除了……就是……。表示二者必居其一。例如:
这几天,除了刮风,就是下雨。
此外,还有“二类说”与“四类说”。“二类说”认为该句式的语法意义主要表示“排除”与“加合”,比如郑懿德、陈亚川(1988),“四类说”则在其基础上再增加两类,即表示“选择”与“等义”,代表人物是朱军、盛新华(2004)。这些研究者的观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争议似乎只是在句式的变化及其形式标记上,至于对句义本身没有什么大的争议,最多也只是数量的多少而已。
我们依据北京大学CCL大型语料库进行全面的观察后,发现“除了”句确实主要有四种类型,并且存在四种语义关系。例如:
(1)除了一个孤独的老人,没有人为此悲痛。《英雄艾文荷》(句式1)
(2)除了上班,我还要带孩子。(句式2)
(3)除了刮风,就是下雨。(句式3)
(4)除了书还是书。(句式4)
这些语法意义的描述,有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可能比较大,而且有点误导。根本问题就在于,我们分析句子意义时依据的是什么方法。是孤立地观察还是联系各种因素综合分析?是就句子本身进行分析,还是结合语境来分析?是单纯以自身的语感分析,还是借助于标记或其他句法手段来分析?如果再进一步思考,实际上还涉及若干更深层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