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虚词研究前景展望
汉语虚词研究势头很猛,研究的主战场从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期的上海,近年又蔓延到广州。逐步形成了全国开花、北上广为核心的格局。由于人们对汉语虚词作用有了新的认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出现了更新,因此,21世纪汉语虚词研究必将日新月异,更上一层楼。我们预测,在以下六个方面,将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第一,在重新认识虚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无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将使得汉语虚词的研究踏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尤其是“广义虚词”的提出,在原有小范围的虚词基础上,包容了那些兼有虚词功能和实词作用的词语,不仅扩大了虚词研究的范围,而且将为虚词研究注入新鲜的动力。因为虚词研究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学术上分类的需求,更是汉语教学研究的需求,说到底,是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这才是学术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二,虚词研究的重点不只是语法意义分析,因为语义往往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关键在于形式上给予验证,我们必须扩大对语法形式内涵的理解,对验证手段需要进一步的开拓。要解放思想,要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比如词语的同现或不能同现,跟实词组合的可能性及其概率,语气语调乃至韵律,还包括句类、句式、句型,甚至构式(框式结构)等的制约,换言之,要真正解释虚词的意义和功能,必须根据“组合论”原则,在结构组合中进行分析。
第三,虚词研究必须引进“语境”和“上下文”的概念,不要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语用概念。其实语法的规则本身就是在语言使用中才得以实现和发展变化的。上下文、语境的制约是虚词词义变化的极为重要的条件。语境将开拓供我们新的视野,引进新的制约要素,激发我们新的联想。
第四,虚词研究的深化,必须在时间(历史)的纵轴和空间(地域)的横轴结合上下功夫,可以说,虚词的前身基本上都是实词,语言交际的需求,经过历史的发展,才逐步产生了种种虚词。而虚词在发展道路上,由于不同地区的差异,展现出不同的进程。其中,特别需要重视虚词的主观性和主观化,考察虚词发展进程中,主观性是如何起作用的,主观化的进程有哪些变化和规律。因此,横向的比较研究和纵向的语法化词汇化研究将使得虚词研究更为丰满和充实。
第五,重要虚词的个案深入研究和语义范畴类别的类型虚词的比较研究,将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要的高频的而且意义复杂而精细的虚词,当然需要借助于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精准的分析,同时,同一范畴(比如:程度、预测、疑惑)的虚词群体的类聚扫描也是极为重要的。两者相辅相成的结合将促使虚词研究的深化,也有助于语义范畴的研究。
第六,虚词研究,必须在方法和工具方面与时俱进。我们必须借助于大型语料库,只有在大量真实的生动的语言事实的检测下,我们的虚词研究才能够揭示汉语真正的规律。语料库,不仅是我们虚词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虚词研究结论的监测站。此外,我们还进行大数据的云计算,必须进一步跟人工智能结合,还包括跟逻辑研究、心理研究、神经研究相结合。
我们坚信,对虚词在汉语语法系统中的地位和重大作用有了新认识的基础上,有关研究必将获得新的动力和方法,必将出现新的突破,取得灿烂的硕果。虚词研究不仅是汉语语法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可以断言,这正是汉语语法的精华所在,是汉语语法特色所承载的主体之一。无论怎么估计虚词在汉语中的特色和作用都是不会过分的。汉语虚词研究的春天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