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特指双层问”的话语策略

六、“是非特指双层问”的话语策略

这类特指疑问句得以广泛使用,主要得益于其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背后特定的话语策略:

(一)这一用法形式简短而内涵丰富,一个疑问形式包含了双重疑问信息。试比较:

(1)你有建议要提出来吗?(是非问句)是的。

(2)你有什么建议要提出来呢?(特指问句)我看你最好马上出发。

(3)你有什么建议要提出来吗?(是非特指双层句)是的,我看你最好马上出发。

疑问句的疑问信息无疑就是句子的焦点:是非问句的疑问焦点是整个句子;而特指问句的疑问焦点则往往是其中的疑问代词。我们必须指出:这一双层疑问句第一层次的疑问焦点仅仅是外层的,相对比较次要;第二层次的疑问焦点是内层的,而且是主要的。这一点是可以证明的。因为,如果被询问者仅仅针对第一层次的焦点做出回答,询问者是不满意的,他还可能继续询问。而反之,如果针对第二层次作出回答,询问者就得到了满足,一般情况下,就到此为止,不必再问。

(二)这一混合疑问句式之所以会产生,并且得到广泛应用,关键是其话语策略的优势。

这一特殊疑问句里,是非问并非发问人真实的意图,这仅仅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先导,一个铺垫。换言之,询问者真实的交际意图,并非希望对方仅仅就这一是非问来进行回答,重要的是隐藏在背后的更为关键的是:你到底需要什么?因此,这是一个双层型疑问句。其话语策略表现为:

1.礼貌策略。该问句是一种十分有礼貌而且很友好的问法。我们去香港的商店购物,常常碰到售货小姐问道:“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这样的问句通常给人的感觉是亲切友好,而且并不唐突,这符合话语交际礼貌原则中的慷慨准则,让被询问人感到亲切、友善、温馨、礼貌。考虑到对方进商店实际上有两种可能性:如果想购买,自然会针对性回答;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只是随便看看,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购物目标,如果直截了当询问:“你想买点什么呢?”显得唐突无礼,而这一询问就比较留有余地。

2.经济策略。话语交际要尽可能地用比较少的词语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意义,因此在不妨碍理解的前提下,采取比较经济的简略形式,显然是明智的抉择。直接针对特指问的回答是在对是非问肯定的前提下继续的,因为,实际上这样的针对内层的回答就包含了针对外层的回答,这是一箭双雕的策略。当然,如果是否定的,就只需要针对外层回答了。

3.灵活原则。这也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问法,为对方提供了一个两便的回答场景。如果简便回答,就只要针对是非问:“是”“不”或者“随便看看”,如果确有需要帮助的对方,就回答:“是的,你可以把那双鞋子给我看看嘛?”这显然是为对方考虑的提问方法,既照顾了可能不需要购买的顾客的面子,也为确实有购买愿望的顾客提供了进一步服务的方便。这显然符合话语交际合作原则的数量准则与质量准则。

可见,这类特殊问句是适应话语交际的需求,讲究话语策略而产生的。因为这类“双层问”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不同层次的问句:既满足一般问句的需求,也适应更进一层特定问句的需求,体现了彬彬有礼的“礼貌原则”、双重功能合为一体的“经济原则”与可进可退的“灵活原则”。

因此,我们主张,“双层问”应该归属于跟附加问、回声问、反问、设问等类似的功能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