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俭明老师语法研究的特色
陆俭明的语法研究不仅继承了老一辈语法研究的优良传统,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主要是:
1.研究的视野相当开阔,善于观察,善于挖掘,善于总结。他不仅研究虚词本身的特点,而且把虚词跟句式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打开了思路;不仅注意书面语的语法研究,而且注意口语里句式的变化,注意不同语用场合的特点,从而发现了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动态变化;不仅注意句法形式的制约,而且注意语义特征、语义角色、语义指向对形式的决定作用;不仅注意语法本体的研究,而且还注意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计算机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不仅注意具体语法规律的挖掘,而且注意研究方法的归纳。
2.擅长从各个角度进行多层次的比较。比较法并不是什么新的方法,但对比较方法能如此娴熟地运用,而且从不同角度进行多侧面比较,则是一门艺术。例如关于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的研究,就是综合使用了功能比较法、语义对应法和教学推导法,使比较研究更具有科学性,最后得出一个新鲜的结论:即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只有两个半:“吗”“呢”和半个“吧”。也许你不一定同意他的结论,但不能不佩服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这一方法体现了文理渗透的精神,简明实用,很有吸引力。
3.坚持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双通道的研究,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验证,以揭示这两者之间的相对应又不相对应的复杂关系。他认为句法结构是句法结构,语义结构是语义结构,两者不是一回事;他还指出语义类别和句法结构的制约和反制约的关系。因此,这一研究也是对朱德熙先生关于形式与意义关系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4.强调多元意识,主张不断探索研究方法的改进,针对不同的课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这主要是综合使用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计量分析法等,而且他还特别重视对这些研究方法的总结,先后发表多篇关于方法论研究的论文。尤其是《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更是一部带有理论总结性的著作,显示出他在探讨语法研究方法和理论方面的自觉意识。